sī shān jū yī shí shǒu 。 jì lóng mén sēng
思山居一十首。寄龙门僧
cháng xiàn bì mén wēng suǒ sī wéi suì rěn |
常羡荜门翁 所思惟岁稔 |
yáo zhī sōng yuè shǔ shàng zài shān chuāng qǐn |
遥知松月曙 尚在山窗寝 |
lán qì rù yōu lián qín yán bàng gū zhěn |
兰气入幽帘 禽言傍孤枕 |
chén xīng bù yán jìng gèng zhuó hán quán yǐn |
晨兴步岩径 更酌寒泉饮 |
《思山居一十首。寄龙门僧》古诗词释义:
《思山居一十首。寄龙门僧》是唐代诗人李德裕所作的一组诗,共十首,这组诗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龙门僧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其中一首的逐句解释:
常羡荜门翁: 经常羡慕那些居住在简陋茅屋(荜门)中的老者。
所思惟岁稔: 他们心中所想的只是年年丰收(岁稔)的景象。
遥知松月曙: 远远地想象,在明亮的月光和松树映衬下,清晨初升的曙光中。
尚在山窗寝: 他们依旧在山中的窗户边,沉浸在睡眠中,享受着山林的宁静。
兰气入幽帘: 清幽的兰草香气弥漫在幽暗的窗帘里,展现出山居环境的清幽与雅致。
禽言傍孤枕: 鸟儿在旁吟唱,它们的声音伴随在独卧的枕头边。
晨兴步岩径: 清晨起来,沿着岩石小径散步,感受山间的清新和宁静。
更酌寒泉饮: 再次取饮山中清凉的泉水,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与宁静。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隐居山中的老者的生活情景,表现了诗人对这种宁静、自然、朴素生活的向往与赞赏。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龙门僧(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僧侣或僧侣生活)的怀念之情,通过这幅简朴而充满自然美的山居生活画卷,展现了诗人内心对精神寄托和心灵宁静的追求。
《思山居一十首。寄龙门僧》古诗词赏析:
李德裕的《思山居一十首。寄龙门僧》是一首寄托了诗人对山居生活向往与怀念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山林间的宁静、清新与深邃之美。此诗以想象的笔触,再现了山居僧侣的生活情景,既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又展现了对简单而纯净生活的向往。
### 抒情层面的赏析
**对山居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常羡荜门翁”,以“常羡”表达对山中僧侣生活的羡慕,暗示了作者对宁静、简单生活的渴望。荜门,指的是简陋的门,隐喻着简朴的山居生活。这种羡慕之情在诗中贯穿始终,流露出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山居生活的向往。
**想象的场景构建:**
诗人通过“遥知松月曙,尚在山窗寝”描绘了清晨时分,松月相伴,僧侣仍然在山中窗前熟睡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这种想象的场景既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也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深切怀念。
**自然之美与情感的融合:**
“兰气入幽帘,禽言傍孤枕”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画面。兰花的香气、鸟儿的啼鸣,这些自然元素不仅增添了山居环境的生机,也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契合,表达了对自然界的亲近与喜爱。这种情感的表达,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晨兴活动的描绘:**
“晨兴步岩径,更酌寒泉饮”则展现了山中僧侣晨起后的日常生活。通过这一细节,进一步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足,以及对自然之水的珍惜与享受。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生活的简朴,也暗示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 总结
李德裕的《思山居一十首。寄龙门僧》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与怀念,不仅描绘了山居僧侣生活的宁静与简单,也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亲近。这首诗以抒情的方式,传达了对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通过这首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生活与精神安宁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