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ī shān jū yī shí shǒu 。 yì yào miáo

思山居一十首。忆药苗

作者:李德裕 
lóng mén yǒu kāi shì     ài wǒ chūn tán bì
龙门有开士   爱我春潭碧
qīng jǐng chū dōng shān     xián lái wán sōng shí
清景出东山   闲来玩松石
yīng lián lín hè zhǔ     yuǎn zuò cāng míng kè
应怜林壑主   远作沧溟客
wèi wǒ xiè cǐ sēng     zhōng dāng lǐ guī cè
为我谢此僧   终当理归策

《思山居一十首。忆药苗》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唐朝诗人李德裕创作,表达了一种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命旅途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我们逐段解析:

1. **龙门有开士,爱我春潭碧**:龙门,此处可能指代一个隐秘的山林或道观所在之处,开士是僧侣的尊称。诗人说在龙门这样静谧之地,有一位僧侣喜爱他春日潭水的碧绿,这里隐含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僧侣高洁品格的敬仰。

2. **清景出东山,闲来玩松石**:清晨的美景从东山升腾而出,诗人在这宁静的时刻,自由闲适地欣赏着周围的松树和石头,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自然的闲适心境。

3. **应怜林壑主,远作沧溟客**:这里的“林壑主”指山林的主人或管理者,诗人似乎在想象,如果这位僧侣也是一位山林的主人,他或许会理解和怜悯诗人的处境——远离故土,如海上的漂流者一般,表达了诗人的漂泊感和对稳定生活的向往。

4. **为我谢此僧,终当理归策**:诗人向僧侣表示感激,并表达了对僧侣生活的羡慕和对归乡(可能指归隐山林)的期待。他希望僧侣能代他向大自然表达谢意,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最终回归山林生活的决心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林景色和对僧侣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和对回归内心世界的渴望。

《思山居一十首。忆药苗》古诗词赏析:

李德裕的这首《思山居十首·忆药苗》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意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切喜爱,也流露出他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龙门有开士,爱我春潭碧"**:诗人以"龙门"代指山中的隐士,通过“有开士”点明其人物身份,表达了山中僧侣对诗人所喜爱的春日潭水的深情。"爱我春潭碧"则直抒胸臆,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亲密关系。

2. **颔联"清景出东山,闲来玩松石"**:这一联描绘了一幅清新的山景图,"清景"暗示了自然环境的高雅与宁静,"出东山"说明了景观的广阔与深远。"闲来玩松石"则体现了诗人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他对山间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3. **颈联"应怜林壑主,远作沧溟客"**:通过“林壑主”这一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主的敬畏与亲近,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山林生活主人身份的自许。“远作沧溟客”则可能是比喻性的话语,或是对远离尘嚣、投身自然的渴望,与首句“龙门有开士”呼应,形成了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与自我角色的定位。

4. **尾联"为我谢此僧,终当理归策"**:最后一联中,“谢”字表达了对“此僧”(指开士)的尊重与感激,也可能是诗人对其山居生活的建议与寄托。“终当理归策”则暗示了诗人对归隐山林、返璞归真的决心,显示出一种超越世俗的超脱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同时,诗中流露出的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超越,也体现了李德裕在面对官场与政治的复杂局面时,内心深处对自然与真我追求的坚持与向往。

李德裕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