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bā yuè shí wǔ yè wò jí

八月十五夜卧疾

作者:熊孺登 
jiāng féng jiǔ pài rén jiāng bié     yuán dào sān shēng yuè wèi qiū
江逢九派人将别   猿到三声月为秋
bù zhī xiāng jiàn gèng hé rì     cǐ yè shào nián kān bái tóu
不知相见更何日   此夜少年堪白头

《八月十五夜卧疾》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题为《八月十五夜卧疾》,标题指出了两个重要信息:作者在八月十五夜晚因病卧床。接下来,我们逐句解释其含义:

1. **江逢九派人将别, 猿到三声月为秋**:这句诗借用了与中秋节相关的自然景象和情感寄托,象征着离别的哀愁和秋天的寂寥。"江逢九派"可能是一种诗意的描述,象征着作者对远方、对过往的一种回顾。"猿到三声月为秋"中,"猿"常被用来表达哀伤和离别的情感,"三声"则可能代表了三次或某种特定的次数,暗示着离别的频繁和感伤。"月为秋"则将中秋之月与秋天的景象联系起来,秋天往往给人一种萧瑟和寂寥的感觉,这里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2. **不知相见更何日, 此夜少年堪白头**:最后一句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不知相见更何日"暗示了与某人(可能是朋友、亲人等)的下一次见面时间未知,蕴含着深深的思念和忧虑。"此夜少年堪白头"则是一种夸张的表达,意指在这样一个宁静而寂寥的中秋之夜,即使年少的他们也难以避免地感受到了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无常,预示着内心的衰老和对未来的无奈。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中秋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因病卧床时的孤独、对离别的哀愁、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八月十五夜卧疾》古诗词赏析:

《八月十五夜卧疾》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熊孺登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因身体不适而卧床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的伤感、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先,诗的开头"江逢九派人将别, 猿到三声月为秋",以江边别离的场景和猿猴的哀鸣为引,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悲伤氛围。"江逢九派人将别"可能是诗人回忆或预见到自己即将与某人告别,这种情绪被江水的广阔与恒久所衬托,显得更加深沉。而"猿到三声月为秋"则是通过猿猴的哀鸣来强调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转换,尤其是月亮与秋风的对比,凸显出夜深人静、时光匆匆的氛围。

接着,"不知相见更何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与某人再次相见时间的深深忧虑和无奈。这种情感跨越时空,不仅仅是身体的疾病,也可能是心灵上的疲惫与孤单,让人感同身受。

最后的"此夜少年堪白头",将主题升华,点明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中秋之夜,本应是家人团聚、共赏明月的欢乐时刻,但诗人却因卧疾无法享受这份美好,反而感到时光无情地催人老,让原本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也难免生出白发。这句话蕴含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岁月不待人的深刻领悟,以及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和追忆。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中秋之夜为背景,通过对离别、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表达了个体的孤独与忧伤,更引发了对生命意义和时光价值的深思,是一首情感真挚、寓意深远的佳作。

熊孺登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