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zèng líng chè shàng rén

赠灵彻上人

作者:熊孺登 
bēi zhé sōng kū shān huǒ shāo     yè tái cóng bì bù céng cháo
碑折松枯山火烧   夜台从闭不曾朝
nà jiāng shì zhě bǐ liú shuǐ     liú shuǐ dōng liú féng shàng cháo
那将逝者比流水   流水东流逢上潮

《赠灵彻上人》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赠灵彻上人》是唐代诗人熊孺登为高僧灵彻上人所作。从字面上来看,这首诗描述了逝去的高僧灵彻上人在世间的遗物与景象,以及作者对上人离去的深刻思考。下面逐段解释诗句意思:

1. **碑折松枯山火烧,夜台从闭不曾朝**:
- **碑折松枯山火烧**:描绘了一幅山中景物被山火焚烧后,碑石折断、松树枯萎的荒凉画面。山火的意象暗示了时间流逝的无情,以及生命的脆弱和易逝。
- **夜台从闭不曾朝**:这里以“夜台”借指墓穴或墓地,说明高僧灵彻上人已离开尘世,不再过“朝”(即日常生活中的早晨)。这里通过形象化的描写,表达了对上人离去的哀思,以及对其超脱世俗的境界的崇敬。

2. **那将逝者比流水,流水东流逢上潮**:
- **那将逝者比流水**:用“逝者”与“流水”进行对比,暗含了生命的流逝如同流水一般不可逆转。这里的“逝者”既是对灵彻上人辞世的感慨,也泛指所有生命都终将逝去,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流水东流逢上潮**:流水东流象征时间的不断向前,上潮则暗示了时间的周期性和循环性。这句诗在表达时间的流逝不可阻挡的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越生死的循环观,让人思考生命的永恒与轮回。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通过描述山火后的荒凉景象和逝去僧侣的寂静墓地,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哀思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同时,诗中用“流水”和“上潮”等自然景象,巧妙地引导读者思考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超脱的哲理思考。

《赠灵彻上人》古诗词赏析:

熊孺登的《赠灵彻上人》这首诗,以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佛教的独到见解,展示了一种对死亡、生命、时间与永恒的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1. 前两句“碑折松枯山火烧, 夜台从闭不曾朝”

这两句诗运用了强烈的视觉和形象的比喻,通过描绘“碑折”、“松枯”和“山火烧”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衰败、荒凉的氛围。其中,“碑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终结,“松枯”代表着生命力的消逝,“山火烧”则可能是佛教中“火宅”的隐喻,寓意众生的苦难和解脱之路的艰难。紧接着,“夜台从闭不曾朝”进一步点明了主题——死亡的无常和不可逆,同时,夜台的“闭”也暗含了超脱世间、进入永恒的佛教理念,暗示着上人(对僧人的尊称)已经进入了冥思静修的境界,不再受世俗之扰。

### 2. 后两句“那将逝者比流水, 流水东流逢上潮”

这两句诗是对前两句的深化和升华。将逝去的生命比作东流的流水,形象地表达了生命如同流水般不可避免地走向终结,寓意着生命的无常和短暂。而“流水东流逢上潮”则表达了生命的旅程如同河流,既有向前流动的自然趋势,也有遇阻、回流的可能性,暗示了在生命的长河中,既有顺境也有逆境,人生充满了未知和变数。通过这一比喻,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对个人修行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 总结

熊孺登的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探讨了生命、死亡、时间与永恒的主题,既体现了佛教对生命短暂和死亡不可避免的深刻认识,也展现了对个人修行和超越世俗的积极追求。全诗结构紧凑,寓意深远,引人深思,是对生命哲学的深刻诠释,也是对灵彻上人精神境界的致敬。

熊孺登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