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wǔ yuè liù rì , fā shí tou chéng , bù wàng qián chuán , shì shě dì jiān jì hóu láng

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船,示舍弟兼寄侯郎

作者:沈亚之 
láo jūn chuò yǎ huà     tīng shuō shì jiāng chǎng
劳君辍雅话   听说事疆场
tí bǐ cóng zhēng lǔ     fēi shū shǐ fú qiāng
提笔从征虏   飞书始伏羌
hé liú cí mǎ lǐng     jié wò tīng lóng xiāng
河流辞马岭   节卧听龙骧
gū fù píng shēng jiàn     kōng lián shè dòu guāng
孤负平生剑   空怜射斗光

《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船,示舍弟兼寄侯郎》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沈亚之作,标题揭示了作诗的背景和意图:在五月六日,作者从石头城出发,步行前往前船,向弟弟和侯郎表达了他的心情和愿望。

**首句“劳君辍雅话,听说事疆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意和感激。"劳君"意为劳烦您,"雅话"指的是高雅、美好的话语,"听说事疆场"则说明他们之间的对话可能涉及了疆场、战事等严肃的话题。整体意思是在疆场上与朋友交谈,表达对朋友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次句“提笔从征虏,飞书始伏羌”**:这两句诗描述了作者参与征伐的情况。"提笔从征虏"指的是拿起笔,投入军事行动中,准备书信与敌人交战。"飞书始伏羌"可能暗示了通过迅速传递的书信("飞书")来平定羌族(古代西部的一个民族)的叛乱或战争,表达了作者参与军事行动的决心和效忠。

**接下来的“河流辞马岭,节卧听龙骧”**:这两句诗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深层次的情感。"河流辞马岭"可能指的是在河谷和山岭之间前进,暗示了征战的艰难与冒险。"节卧听龙骧"则描绘了一幅静默中听闻龙骧(可能象征威猛或领导力)的声音的画面,可能寓意在静默中思考战略或倾听来自远方的声音,表达作者在复杂战局中冷静思考与决策的状态。

**最后两句“孤负平生剑,空怜射斗光”**: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能在战场上大显身手的遗憾,以及对理想和抱负的向往。"孤负平生剑"意味着他未能发挥出剑(象征力量、勇气或技艺)的全部威力,遗憾未尽。"空怜射斗光"可能隐喻为虽然没能真正实现射向天空(斗宿)的光明和荣耀,却依然怀有对光明和高远目标的向往。整体表达了对战斗中个人能力未尽释放的遗憾,以及对理想、抱负的深刻追求。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在军事征伐背景下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朋友的感激、对军事行动的参与感,也有对自己理想和能力的反思与向往。

《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船,示舍弟兼寄侯郎》古诗词赏析:

沈亚之的这首诗《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船,示舍弟兼寄侯郎》展现了他复杂的情感和坚定的决心,通过战争与和平的对比,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 诗歌赏析

**前四句"劳君辍雅话,听说事疆场,提笔从征虏,飞书始伏羌"**,作者首先表达了对友人参与战争的关切与理解,用"劳君"表示对友人的辛劳和牺牲的深深敬意。提到"听说事疆场",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遥远,"提笔从征虏,飞书始伏羌"则意味着友人不仅亲自上战场,而且在战争中书信传递信息,维护和平。

**中间四句"河流辞马岭,节卧听龙骧,孤负平生剑,空怜射斗光"**,作者运用生动的意象,"河流辞马岭"描述了友人在战场上离家别乡,跋山涉水的形象;"节卧听龙骧"则可能暗示了战争的紧张与等待,等待着胜利的号角;"孤负平生剑"表达了对和平时代的渴望和对武器的悲哀;"空怜射斗光"则可能是对友人英勇无畏精神的赞扬,也暗含了对更广阔天空(和平)的向往。

**尾句"劳君辍雅话,听说事疆场,提笔从征虏,飞书始伏羌,河流辞马岭,节卧听龙骧,孤负平生剑,空怜射斗光"**,是对全诗的总结,强调了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和平的追求。通过重复开头的句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关怀,也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战争与和平的矛盾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冲突与思考,以及个人对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洞察。沈亚之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支持和思念,也反映了其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和平社会的热切向往。

沈亚之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