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péi zǎi jūn
送裴宰君
shàng guó xiū zhǎng xuǎn róng zhuāng guì suǒ cóng |
上国羞长选 戎装贵所从 |
shān tián yī fǎ zhǒng bīng shí jí shí gōng |
山田依法种 兵食及时供 |
shuǐ qì shī shū ruǎn lán yān bǐ yàn nóng |
水气诗书软 岚烟笔砚浓 |
jǐ shí wú shì rǎo xiāng jiàn dé cóng róng |
几时无事扰 相见得从容 |
《送裴宰君》古诗词释义:
姚合的《送裴宰君》这首诗,表达了对裴宰君的敬重和送别的深情。下面逐段解释这首诗的含义:
1. **上国羞长选**:上国,指京城或国家的首都,这里用以形容裴宰君被选为地方官的荣耀。长选,指长期的选拔过程,意味着裴宰君经过长时间的考验和选拔,最终得此重任,是国家的骄傲,也体现了他的才华和品德。
2. **戎装贵所从**:戎装,指军装或外出时的正式服装。这句话表达了裴宰君作为地方官员,除了处理地方事务,还需在必要时维持地方安全,穿着戎装,显得格外重要。贵所从,即贵在跟随他的选择或决定,表明裴宰君的决定对地方的影响和重要性。
3. **山田依法种**:山田,指的是在山区耕种的农田。依法种,即按照法律规定和农业生产规律进行耕种,体现了裴宰君作为地方官员在农业政策上的遵循和重视,确保农业生产有序进行,提高地方的农业产量。
4. **兵食及时供**:兵食,指的是军队的给养,及时供,即保证军队在需要时能够及时得到食物和其他必需品,这不仅体现了裴宰君对军队后勤的重视,也是确保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重要举措。
5. **水气诗书软**:水气,可以理解为水乡的湿润氛围,诗书软,则是形容地方文化氛围浓厚,如同书籍和诗词般温柔和丰富。这句话表达了裴宰君到任后,不仅关注农业和军事,也重视地方文化的发展,营造了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环境。
6. **岚烟笔砚浓**:岚烟,指山间云雾,这里用来形容山间的景象。笔砚浓,则是形容文人墨客的笔触和砚台,描绘了一幅文化生活丰富的画面。整句话意味着裴宰君到任后,不仅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发展,也促进了精神文明,使得山间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7. **几时无事扰,相见得从容**:这句话表达了对裴宰君在地方治理上的期待,希望在他治下,地方能长期安宁,百姓得以安享太平,裴宰君能有更多时间与人们交流,展现出他的仁政和亲民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裴宰君任职后能够带来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裴宰君个人才能的肯定和对他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社会和谐、文化繁荣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
《送裴宰君》古诗词赏析:
姚合的这首《送裴宰君》诗,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充满了对裴宰君官职生涯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这首诗通过描绘裴宰君从政的景象,以及对他品德、才能和对地方治理的赞赏,来表达对他的尊敬和祝福。
首句“上国羞长选,戎装贵所从”,直接赞美裴宰君被上国选中,穿上戎装,承担起贵重的责任,体现出对其才能和地位的认可。在封建社会,被上国选中担任地方长官,不仅是个人的荣耀,也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肯定。
接下来的“山田依法种,兵食及时供”,表现了裴宰君对地方农业和军需的重视。依法种植山田,确保了粮食供应,及时提供军需物资,展现了他作为地方官的勤勉和对民生的关怀。
“水气诗书软,岚烟笔砚浓”,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水气与诗书的“软”字,以及岚烟与笔砚的“浓”字,都表达了裴宰君治理地方的环境充满了文化和智慧的气息,表明他不仅重视物质生活,也重视精神文化的培养和提升。
最后,“几时无事扰,相见得从容”,则表达了作者对裴宰君未来工作的美好祝愿,希望在没有纷扰的时刻,可以与他从容相见,共同分享治理地方的成果和喜悦。
整首诗通过描绘裴宰君为官期间的种种表现和成就,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和真挚祝福,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理想政治理想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