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lán xī ( zài qí zhōu xī )

兰溪(在蕲州西)

作者:杜牧 
shì bǐ líng xiāo sòng wǔ tái     fēn míng bǎi lǐ yuǎn fān kāi
势比凌歊宋武台   分明百里远帆开
shǔ jiāng xuě làng xī jiāng mǎn     qiáng bàn chūn hán qù què lái
蜀江雪浪西江满   强半春寒去却来

《兰溪(在蕲州西)》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兰溪》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通过对比和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下面逐段解释诗文意思:

第一句:“势比凌歊宋武台,分明百里远帆开。”

这一句以“势比凌歊宋武台”作为起头,将兰溪的气势与历史名胜“凌歊台”相比,强调兰溪的雄壮与磅礴。接下来的“分明百里远帆开”进一步描绘了兰溪的辽阔与景象的清晰,即使在百里之外,也能够看到远处的帆船在大江上缓缓驶过,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兰溪的浩渺与美丽。

第二句:“蜀江雪浪西江满,强半春寒去却来。”

第二句中,“蜀江雪浪西江满”描绘了长江在春季雪化之后的景象,江面上翻滚着白色的浪花,水势浩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这里的“蜀江”可能指的是流经四川的江流,暗示了诗人对于长江流域广袤自然景观的赞叹。紧接着,“强半春寒去却来”则在赞美春日温暖气息的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季节变换、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性。这里的“去却来”暗示了春寒虽去,但春季的温暖还会重新来临,体现了自然循环的韵律。

整体来看,杜牧的《兰溪》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兰溪的壮丽风光以及四季变化的自然规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感慨和对时间流转的哲思。

《兰溪(在蕲州西)》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这首《兰溪》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兰溪壮丽的自然景观,并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表达出对时光流转、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首句“势比凌歊宋武台”中,“凌歊宋武台”指的是三国时期宋武帝刘裕的行宫,这里用来形容兰溪的气势与辉煌,暗示兰溪的地势壮阔,仿佛能与历史上的壮丽景观相媲美。这句诗巧妙地融合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壮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接着,“分明百里远帆开”,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兰溪上的船只仿佛在广阔的湖面上划出清晰的航迹,延伸至百里之外,给人一种开阔、辽远的视觉感受。这里不仅描绘了航行的壮观场景,也暗示了兰溪作为交通要道的重要性,以及它与外界连接的广度与深度。

第三句“蜀江雪浪西江满”,将兰溪的景观与蜀江、西江相联系,描绘出一幅雪浪翻滚、江水充盈的画面。这里的“雪浪”既指冬季雪后的江水波浪,也暗含时光流转、季节更替之意。通过“满”字,形象地表现了江水泛滥、水量充沛的景象,同时也预示着春意的回归。

最后,“强半春寒去却来”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以春寒的反复无常为喻,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性和时间的轮回。这里的“强半”既表达了春寒的强烈,又暗示了它不可避免地会消散,再次回归,如同季节的更迭、生命的轮回。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观察,也蕴含了对生命循环、时光流转的深刻思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兰溪壮丽景色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壮观,也通过季节更替的意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循环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历史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杜牧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