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n zhuǎn nán cáo wèi xù cháo sàn chū qiū shǔ tuì chū shǒu wú xīng shū cǐ piān yǐ zì jiàn zhì
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
shuǐ kǎn tóng lú guǎn guī zhōu xì shí gēn |
水槛桐庐馆 归舟系石根 |
dí chuī gū shù yuè quǎn fèi gé xī cūn |
笛吹孤戍月 犬吠隔溪村 |
shí zài wéi qīng cái yōu huái wèi yī lùn |
十载违清裁 幽怀未一论 |
sū tái jú huā jié hé chǔ yǔ kāi zūn |
苏台菊花节 何处与开樽 |
《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的每一句,我将依次进行解释:
1. **水槛桐庐馆,归舟系石根:** 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画面,诗人在桐庐馆的水边,归来的船只已经系在了岸边的石头上。水槛,是临水的栏杆;桐庐馆,可能是诗人所在之地或某个度假的场所。
2. **笛吹孤戍月,犬吠隔溪村:** 这句诗通过笛声和犬吠,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孤戍月,孤独的边防哨所的月亮,暗示了一种边远或偏远的环境。隔溪村,是远处的村庄,犬吠声从那里传来,增加了环境的空旷感。
3. **十载违清裁,幽怀未一论:**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长时间远离官场,内心深处的隐忧和感慨。十载,表明是十年的时间;清裁,可能是指官场的规则或决策,诗人可能是在感慨十年的时光里与这些规则的疏离。幽怀,是指诗人内心的深沉情感或忧虑,这些情感没有得到充分的表达或探讨。
4. **苏台菊花节,何处与开樽:** 最后两句诗是诗人对未来的设想或憧憬。苏台,可能指的是苏州,因为历史上苏州多以“苏台”为名,这里的“苏台菊花节”可能是对秋天的一种特定节日的向往。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希望在菊花盛开之时,能与友人共享美酒的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环境的向往、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对内心情感的深沉思索以及对未来与朋友共赏自然美景的期待。
《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这首诗《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写于诗人调任南曹,尚未得到进一步的职务提升,秋季暑气消退,即将赴任吴兴之时。这首诗以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相结合的方式,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变化时的复杂情感和自我反省。
### 前两句“水槛桐庐馆,归舟系石根”:
通过“水槛”和“桐庐馆”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开的环境,用水边的设施和桐庐馆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即将结束的宁静生活,暗示了一种变化的即将到来。
### 中间四句“笛吹孤戍月,犬吠隔溪村”:
通过“笛吹”和“犬吠”两种声音,渲染了一种略显孤独和宁静的氛围。孤月下的戍楼被笛声衬托,犬吠声在溪谷中回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悲凉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即将开始新生活的一丝忧虑。
### 后四句“十载违清裁,幽怀未一论,苏台菊花节,何处与开樽”:
“十载违清裁”意味着诗人已经十年没有得到升迁或重用,表达了他对仕途不顺的不满和无奈。“幽怀未一论”则体现了他内心的复杂情绪,既包括对过去的回忆,也包含了对未来未知的忧虑和期盼。最后,“苏台菊花节,何处与开樽”,通过提及古时吴兴(今浙江湖州)的菊花节,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新生活开始的某种期待,同时,提出了一个疑问,隐含了对新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对自我定位的探索。
### 总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调任前的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表达了他对过往的回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自我身份的思考。杜牧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将个人的仕途困境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诗中既有对过去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待和探索,体现了杜牧在面对生活变化时的成熟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