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 shān xià zuò
茶山下作
shān shí dōng wú xiù chá chēng ruì cǎo kuí |
山实东吴秀 茶称瑞草魁 |
pōu fú suī sú lì xiū gòng yì xiān cái |
剖符虽俗吏 修贡亦仙才 |
xī jǐn tíng mán zhào qí zhāng zhuó cuì tái |
溪尽停蛮棹 旗张卓翠苔 |
liǔ cūn chuān yǎo tiǎo sōng jiàn dù xuān huī . |
柳村穿窈窕 松涧渡喧豗. |
děng jí yún fēng jùn kuān píng dòng fǔ kāi |
等级云峰峻 宽平洞府开 |
fú tiān wén xiào yǔ tè dì jiàn lóu tái |
拂天闻笑语 特地见楼台 |
quán nèn huáng jīn yǒng yá xiāng zǐ bì cái |
泉嫩黄金涌 牙香紫璧裁 |
bài zhāng qī wò rì qīng qí jí bēn léi |
拜章期沃日 轻骑疾奔雷 |
wǔ xiù lán qīn jiàn gē shēng gǔ dá huí |
舞袖岚侵涧 歌声谷答回 |
qìng yīn cáng yè niǎo xuě yàn zhào tán méi |
磬音藏叶鸟 雪艳照潭梅 |
hǎo shì quán jiā dào jiān wèi fèng zhào lái |
好是全家到 兼为奉诏来 |
shù yīn xiāng zuò zhàng huā jìng luò chéng duī |
树阴香作帐 花径落成堆 |
jǐng wù cán sān yuè dēng lín chuàng yī bēi |
景物残三月 登临怆一杯 |
zhòng yóu nán zì kè fǔ shǒu rù chén āi |
重游难自克 俯首入尘埃 |
《茶山下作》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茶山下作》是一首赞美茶山的诗歌,通过描写茶山的自然风光和茶文化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茶山的深切喜爱和敬仰之情。下面对这首诗的每一句进行逐段解释:
1. **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 - 山峦是东吴地区最为秀丽的景色,而茶在所有草本植物中被誉为最珍贵的。这里将茶山的自然景观与茶的珍贵性相提并论,展现出诗人的赞美之情。
2. **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 - 即使在茶山脚下的一名普通官吏(剖符:官印,这里指官吏),也因为对茶的贡献被比作神仙一般的存在。强调了茶山对于茶文化的独特意义。
3. **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苔** - 溪流尽头,停泊着停船的竹筏(蛮棹:南方的船),旗帜高高飘扬在翠绿的苔藓之上,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4. **柳村穿窈窕,松涧渡喧豗** - 穿过柳树茂密的村庄,溪流穿过松林间,水声喧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5. **等级云峰峻,宽平洞府开** - 山峰如云般高耸峻峭,洞府宽广平缓,暗示着茶山不仅自然景观壮丽,也隐含着深邃的文化底蕴。
6. **拂天闻笑语,特地见楼台** - 天空中似乎能听到欢声笑语,特意见到精致的楼台建筑,进一步渲染了茶山的欢愉与繁华。
7. **泉嫩黄金涌,牙香紫璧裁** - 泉水清澈如金色,呈现出自然之美,茶的味道香醇,如同紫色的玉璧精心雕琢,突出茶的珍贵。
8. **拜章期沃日,轻骑疾奔雷** - 人们虔诚地向日出之地祈祷,快速的马蹄声仿佛雷鸣,表达了人们对茶的尊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9. **舞袖岚侵涧,歌声谷答回** - 轻柔的舞袖舞动,山岚仿佛浸润在溪涧之中,山谷间回荡着悠扬的歌声。
10. **磬音藏叶鸟,雪艳照潭梅** - 钟磬的声音隐藏在树林之中,如同鸟儿的鸣叫,雪白的梅花映照在溪潭之中,增添了几分冬日的雅致。
11. **好是全家到,兼为奉诏来** - 人们全家一起来到茶山,不仅是为了游玩,也是为了响应皇命,显示出茶山的吸引力与文化的影响力。
12. **树阴香作帐,花径落成堆** - 树荫下香气弥漫,花径上落满花瓣,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宁静的环境。
13. **景物残三月,登临怆一杯** - 景色在三月时最为美丽,但登高望远,难免有离别的悲伤之情,借一杯酒来化解。
14. **重游难自克,俯首入尘埃** - 再次回到茶山的愿望难以抑制,但现实的生活将人拉回到世俗之中,表达了诗人对茶山的深深眷恋。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茶山的自然美景和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表达了诗人对茶山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茶文化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茶山下作》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茶山下作》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风,通过对茶山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文人雅趣的完美结合。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点题**:“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通过比喻的手法,直接点明了茶山的地理位置与茶的地位,突出了茶山的秀丽与茶的珍贵,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2. **叙事描绘**:“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以“俗吏”与“仙才”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茶山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承载了独特的文化与历史意义,显示了茶在文人心中的超凡地位。
3. **动态描写**:“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苔”、“柳村穿窈窕,松涧渡喧豗”,通过动态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茶山的山水之美,以及行旅途中所见的自然风光,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4. **对比手法**:“等级云峰峻,宽平洞府开”,通过云峰的峻峭与洞府的宽平形成对比,不仅展示了茶山的地形多样,也暗示了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视角。
5. **氛围渲染**:“拂天闻笑语,特地见楼台”,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双重描绘,渲染了茶山上的欢快与热闹,展现出文人雅集的场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6. **细节刻画**:“泉嫩黄金涌,牙香紫璧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茶山的水之清,以及茶之香,不仅体现了茶的品质,也展现了作者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7. **情感抒发**:“好是全家到,兼为奉诏来”,表达了作者在茶山聚会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茶文化的崇敬与向往,也体现了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8. **结语展望**:“树阴香作帐,花径落成堆,景物残三月,登临怆一杯”,通过描写茶山的春末景致,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茶山之美的留恋与对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茶山的自然之美,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自然、对文化、对生活美好情感的追求与感慨,体现了杜牧诗作中常见的深情与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