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è
鹤
huá táng rì jiàn gāo diāo kǎn xì hóng jiàng |
华堂日渐高 雕槛系红绛 |
gù guó lǒng shān shù měi rén jīn jiǎn dāo |
故国陇山树 美人金剪刀 |
bì lóng jiāo cuì wěi xià zuǐ jìng xīn máo |
避笼交翠尾 罅嘴静新毛 |
bù niàn sān jiān shì shì tú jiē ěr cáo |
不念三缄事 世途皆尔曹 |
《鹤》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鹤》这首诗,表面上是写鹤,实则是借鹤以寓托作者的深沉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让我们逐段解释其意:
1. **华堂日渐高, 雕槛系红绛,**
这句诗描绘的是鹤的生活环境。"华堂"指的是华丽的大厅,"日渐高"暗示鹤的生活环境逐渐奢华,"雕槛"指有雕饰的栏杆,"系红绛"可能指的是用红绳系着的鹤,可能是为了装饰或者限制鹤的活动范围。整体描绘出一种虽然环境优美但又有一定束缚的生活状态。
2. **故国陇山树, 美人金剪刀,**
这句话提到的是鹤的思念故国之情。"故国陇山树"暗指鹤来自遥远的故乡,"美人金剪刀"可能是用以剪裁或者整理羽毛的形象,暗示着对美的追求和对过去自由生活的怀念。
3. **避笼交翠尾, 罅嘴静新毛,**
这部分描述的是鹤试图摆脱束缚,自由活动的状态。"避笼交翠尾"表示鹤在试图躲避限制其自由的笼子,"翠尾"指的是鹤尾部鲜艳的羽毛,"罅嘴静新毛"则可能暗示了鹤在轻轻啄弄羽毛,或许是在整理自己的羽毛,试图保持或恢复自由和优雅的形象。
4. **不念三缄事, 世途皆尔曹,**
最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三缄事"典出《韩非子》,意思是三缄其口,即保持沉默或不言。这里可能暗指对某些事情的避讳或沉默,也可以理解为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世途皆尔曹"则强调了社会普遍存在的某种现象,表达了对社会束缚和不自由生活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描写鹤的处境和情感,暗含了对自由、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时也对社会的某种不公或束缚现象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鹤》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这首诗以鹤为题材,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
### 抒情元素
首先,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只被拴在雕栏上的鹤,展现了它与自然环境的不和谐。鹤是自由的象征,而在诗中,它被限制在人类的居所中,与“华堂”、“雕栏”相对比,强调了自由与束缚的主题。诗人通过对鹤的遭遇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类社会中束缚的隐忧。
### 比喻和象征
诗中的“故国陇山树”可能是对鹤的故乡的隐喻,象征着理想和自然的纯粹。而“美人金剪刀”可能象征着对自然的破坏或人为干预,以及对自然状态的破坏。通过这两个形象的对比,诗人在表达对自然美的渴望与对人为破坏的忧思。
### 语言风格
杜牧的诗文以精练、富有意蕴著称。这首诗用词简洁,意境深远。比如,“避笼交翠尾,罅嘴静新毛”,形象地描绘了鹤在笼中的状态,通过“避”、“交”、“静”等动词,生动地展现了鹤的无助与内心的平静,以及与外界的隔绝感。语言的凝练和意象的丰富,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 思想内涵
通过这首诗,杜牧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自由与约束、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思考。诗中的鹤,既是自然界中自由之美的象征,也是人类社会中被束缚个体的象征。诗人通过鹤的遭遇,表达了对人类社会中种种束缚的反思,以及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
综上所述,杜牧的这首《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更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