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ù sī
鹭鸶
rǎo rǎo fù fān fān huáng hūn yáng lěng yān |
扰扰复翻翻 黄昏飏冷烟 |
máo qī huáng hòu fā shēng gǎn chǔ jī xián |
毛欺皇后发 声感楚姬弦 |
màn lěi pán fēng xià shuāng lín jiē chì mián |
蔓垒盘风下 霜林接翅眠 |
zhǐ rú xī lǚ yàng tóu bái qǐ wú yuán |
只如西旅样 头白岂无缘 |
《鹭鸶》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鹭鸶》是一首描绘鹭鸶(一种水鸟)在黄昏时分活动和栖息的诗歌。这首诗通过对鹭鸶的动态和静态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美丽与和谐。下面逐段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1. **扰扰复翻翻,黄昏飏冷烟**:
这句描绘了黄昏时分,鹭鸶在空中飞翔,它们的动作轻盈而又纷扰,仿佛在天空中留下了一串串翻飞的轨迹,同时,伴随着它们的飞翔,冷烟在黄昏的微风中轻轻飘荡。
2. **毛欺皇后发,声感楚姬弦**:
这句话用比喻的方式描述了鹭鸶的羽毛,说它们的羽毛如同皇后的头发一样光亮、优雅。而“声感楚姬弦”则意味着鹭鸶的叫声如同琴弦被触动,给人以悠扬动听的感觉,暗示着它们的鸣叫声中蕴含了某种艺术之美。
3. **蔓垒盘风下,霜林接翅眠**:
这句描述了鹭鸶在黄昏时分盘旋降落的场景。它们在茂密的蔓草和树丛中下降,似乎在寻找合适的栖息地。最后,它们在霜覆盖的树林中栖息,用翅膀轻轻触碰,以保护自己免受寒冷。
4. **只如西旅样,头白岂无缘**: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表达了鹭鸶的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以及对老年生活的态度。鹭鸶的生活似乎与那些在西边旅行的人相似,无论是在空中自由飞翔,还是在地面安静栖息,它们都在追求着生活的诗意和安宁。头白并非结束,而是生命的另一种美,显示了鹭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融入,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享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鹭鸶优雅的生活状态和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鹭鸶》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鹭鸶》是一首富含意象与意境的诗歌,通过描绘鹭鸶的生活习性和外在形态,展现出作者对自然界生灵的独特观察和感悟。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鹭鸶的外在特征,还巧妙地融入了象征意义和情感色彩,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描绘鹭鸶的动态与静态**:诗的第一句“扰扰复翻翻,黄昏飏冷烟”描绘了鹭鸶在黄昏时分在寒冷烟雾中飞翔的动态景象,通过“扰扰”与“翻翻”这两个词语,既体现了鹭鸶活动的自由与灵动,也暗示了它们在这时分的孤独与漂泊感。
2. **外在特征与内在情感**:“毛欺皇后发,声感楚姬弦”这两句,分别从鹭鸶的外貌和声音入手,将其与高贵的皇后和楚姬联系起来,暗示了鹭鸶不仅在自然界中拥有独特的美丽,也蕴含着一种高雅与哀愁的气质。这种比喻手法,加深了读者对鹭鸶这一物种的独特印象。
3. **环境与象征**:“蔓垒盘风下,霜林接翅眠”通过描写鹭鸶在寒冷霜林中栖息的场景,不仅呈现了自然环境的冷寂与严酷,也暗示了鹭鸶在自然界的生存状态和适应能力。同时,“盘风下”与“接翅眠”形象地描绘了鹭鸶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智慧和生存状态。
4. **哲学思考与情感寄托**:“只如西旅样,头白岂无缘”这一结尾,以鹭鸶的生存状态为引,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暗示了鹭鸶的生命循环与人类社会中个体的变迁相似,都在时间的长河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与意义。这一句既是对鹭鸶生存哲学的探讨,也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鹭鸶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细腻感受,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展现出杜牧诗歌中独特的意境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