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huán sú lǎo sēng

还俗老僧

作者:杜牧 
dú zhé nán yuán yī duǒ méi     zhòng xún yōu kǎn yǐ shēng tái
独折南园一朵梅   重寻幽坎已生苔
wú duān wǎn chuī jīng gāo shù     shì niǎo zhǎng zhī yù xià lái
无端晚吹惊高树   似袅长枝欲下来

《还俗老僧》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还俗老僧》是唐代诗人杜牧所写,对诗人情感表达及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充满哲理意味。以下是逐段解释:

1. **独折南园一朵梅**:诗人独自一人在南园中折取了一朵梅花。这一举动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珍惜。

2. **重寻幽坎已生苔**:在折梅后,诗人返回了梅花生长的隐蔽之处,却发现那里已经长满了青苔。这里,“幽坎”可以理解为梅树生长的自然环境,青苔的生长表示时间的流逝,景象既美又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

3. **无端晚吹惊高树**:诗句描绘了一阵无缘无故的晚风吹过,使得高大的树木被惊动的情景。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波动,或许是对突然而至的外界影响的敏感与不安。

4. **似袅长枝欲下来**:最后,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晚风吹动的树枝比作想要下来与诗人亲近的长枝。这一想象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喜爱,也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美好事物短暂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折梅、寻苔、晚风和长枝的情景,寓含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与美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层次丰富,寓意深沉,体现了杜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哲学思考。

《还俗老僧》古诗词赏析:

《还俗老僧》这首诗以杜牧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别具意境的画面,展现了还俗老僧对于昔日生活痕迹的追忆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杜牧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更蕴含了对于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诗文解析

1. **首句“独折南园一朵梅”**:首句就营造了一种静谧、孤独的氛围。梅,常被赋予高洁、坚韧的品格,这里老僧独自行于南园,折下一朵梅花,不仅暗示了他与世无争、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也预示了后续诗篇中对过去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回忆与追寻。

2. **“重寻幽坎已生苔”**:这一句通过“幽坎”(幽暗的低洼处)和“生苔”(苔藓生长)的描述,勾勒出自然环境的古老、静谧和荒凉,与上句“独折南园一朵梅”的情景形成呼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引发了读者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3. **“无端晚吹惊高树”**:晚风乍起,突然吹动高树,这一自然现象被描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晚风的“无端”和高树的“惊”与前两句的静谧形成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着老僧内心的波动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引发了一种淡淡的哀愁。

4. **“似袅长枝欲下来”**:最后一句以“长枝”欲“下来”的动态想象,将整幅画面推向高潮。长枝仿佛有生命一般,欲从高处“下来”,象征着老僧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眷恋,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刻情感联结。这一句不仅在视觉上丰富了画面,也在情感上深化了主题,将自然的韵律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

### 总结

杜牧的《还俗老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老僧内心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同时也触及了生命、时间、记忆等深层次的哲学思考。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深邃的意境,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杜牧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