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dān shuǐ

丹水

作者:杜牧 
yì gàng yóu lái wèi jué xián     zhōng xū nán qù diào xiāng chuān
益戆由来未觉贤   终须南去吊湘川
dāng shí wù yì zhū yún xiǎo     hòu dài shēng huá bái rì xuán
当时物议朱云小   后代声华白日悬
xié nìng měi sī dāng miàn tuò     qīng pín zhǎng qiàn yī bēi qián
邪佞每思当面唾   清贫长欠一杯钱
yì míng bù hé qīng yí gǎi     liú jǐng cháo tiān zhě tì rán
驿名不合轻移改   留警朝天者惕然

《丹水》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丹水》一诗,其内容富有深意,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以及对官场风气的批判。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段解释:

1. **益戆由来未觉贤, 终须南去吊湘川**:这一句首尾运用对比,“益戆”指的是(人)变得越来越狂妄、固执,“未觉贤”意思是并不认为他有才德。诗人用这句讽刺那些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的人。末尾的“终须南去吊湘川”则借用历史典故,湘川代指屈原投汨罗江的湘水,暗示这些人最终会被历史的浪潮所淹没,就像屈原一样。

2. **当时物议朱云小, 后代声华白日悬**:这两句提到的是历史人物朱云的故事。朱云是汉朝人,以敢于直谏而闻名,曾在朝堂上指责皇帝。当时的人对他的行为多有争议,但后人却高度评价他的勇气和正直。这两句强调了历史评价的差异以及人品的长远价值。

3. **邪佞每思当面唾, 清贫长欠一杯钱**:这一段表达了对当时官场中邪佞之徒的讽刺,他们内心常常想着唾弃那些清廉之人,而自己却过着奢侈的生活。同时,也感叹那些清廉官吏由于清贫,常常无法享受应有的待遇。

4. **驿名不合轻移改, 留警朝天者惕然**:这句中“驿名”指的是地点或路名,这里可以理解为对官场风气或道德的改变。诗人认为,不应该轻易地改变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命名,以警示后人,让他们在面对官场或道德选择时保持警醒和谨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官场现象的描写,表达了对个人品格、历史评价与官场风气的深刻思考。它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对现实的批判,鼓励人们保持高尚的品格,警惕道德的沦丧。

《丹水》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这首诗《丹水》通过诸多象征和隐喻,展现了深邃的历史洞察和对个人品格的赞赏。首先,我们来逐句解析诗的内容:

1. **益戆由来未觉贤, 终须南去吊湘川**:这句话从表面看,是说“益戆”(益发狂妄)并非贤者所为,但最终他将去到南边的湘川悼念屈原。这里隐含了对坚持己见、特立独行者的颂扬,即使他们的行为被视为“戆”或不被理解,但他们的精神和品格却值得尊敬,正如屈原一样。

2. **当时物议朱云小, 后代声华白日悬**:朱云是汉代的一位官员,因敢于直谏而著名。这里说“当时物议”(当时人的议论)对朱云的小事嗤之以鼻,而“后代声华白日悬”(后代对其名声赞誉如白日一般)则是强调了时间的检验对个人声誉的重要性。此句是对敢于直言、不畏强权者历史地位的认可。

3. **邪佞每思当面唾, 清贫长欠一杯钱**:这一句描绘了正直之士面对邪恶小人时的无奈和愤慨,以及自己虽清贫却渴望为正义和真理贡献更多力量的愿望。它强调了道德勇气和物质贫乏之间的冲突,以及正直者内心深处的挣扎和追求。

4. **驿名不合轻移改, 留警朝天者惕然**:这里提到的是关于驿站名称不应随意更改的警示,实际上寓意着对历史传承和尊重的强调。同时,“朝天者”指的是向朝廷进谏的人,这一句暗示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保持对真理和正义的坚持和警惕的重要性,不因外界的干扰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和行为。

整体而言,杜牧的《丹水》通过引用屈原、朱云等历史人物,以及对正直与邪佞、清贫与权势的对比,表达了对坚持真理、坚守人格的赞扬,同时也提醒后人应当警惕道德的沦丧和对历史的遗忘。这首诗风格豪迈中带有深沉的思考,是对个人品格和历史价值的深刻反思。

杜牧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