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zhòng dào xiāng yáng , kū wáng yǒu wéi shòu péng ( yī zuò zhòng sù xiāng zhōu kū wéi chǔ lǎo shí yí )

重到襄阳,哭亡友韦寿朋(一作重宿襄州哭韦楚老拾遗)

作者:杜牧 
lǜ shù nán yáng dào     qiān fēng shì yuǎn suí
绿树南阳道   千峰势远随
bì xī fēng dàn tài     fāng shù yǔ yú zī
碧溪风澹态   芳树雨馀姿
yě dù yún chū nuǎn     zhēng rén xiù bàn chuí
野渡云初暖   征人袖半垂
cán huā bù zú zuì     xíng lè shì hé shí
残花不足醉   行乐是何时

《重到襄阳,哭亡友韦寿朋(一作重宿襄州哭韦楚老拾遗)》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这首《重到襄阳,哭亡友韦寿朋》(或名《重宿襄州哭韦楚老拾遗》)虽然题目暗示是怀念已故的朋友,但诗中并未直接提及韦寿朋或韦楚老,而是通过描述自然景象和行旅中的情感,表达了对故友的深切怀念。

**首联**:“绿树南阳道, 千峰势远随”:
这两句诗描绘了返回襄阳途中的景色,绿树沿着南阳的道路延伸,无数的山峰在远处随着道路延伸而去,营造了一种宁静、遥远的氛围。这里的绿树和远峰或许象征着诗人与故友间的深厚情感,无论空间如何遥远,这份情感始终伴随。

**颔联**:“碧溪风澹态, 芳树雨馀姿”:
碧绿的溪流在微风中显得格外宁静,树木经过雨水的洗礼后,散发出清新与生机。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在行旅中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

**颈联**:“野渡云初暖, 征人袖半垂”:
这句描绘了诗人在野外渡口见到的情景,淡淡的云彩似乎也感受到了初春的温暖,而过路的行人袖子半垂,可能是因为春日微风和温暖的阳光让人感到舒适。此处,诗人的观察细腻,同时也暗含了对旅人的同情与理解。

**尾联**:“残花不足醉, 行乐是何时”:
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的感慨。残花虽美,但已近凋零,不足以让人沉醉;人生的乐事虽有,但何时才能再次享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友情和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无法挽回逝去生命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沉表达,展现了杜牧对故友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寓情于景,情真意切。

《重到襄阳,哭亡友韦寿朋(一作重宿襄州哭韦楚老拾遗)》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重到襄阳,哭亡友韦寿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哀伤与回忆的场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来映射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思与怀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环境的渲染**:诗的前两联通过描绘襄阳的自然景观来为全诗定下基调。绿色的树、连绵的山峰、淡态的碧溪、雨后余韵的芳树、温暖的云、半垂的征人袖,这些元素不仅展现了襄阳的秀丽景色,也隐喻了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通过自然界的静谧与幽远,诗人将对友人的哀悼与回忆融入其中。

2. **情感的表达**:第三联“野渡云初暖,征人袖半垂”描绘了渡口的温暖云彩与征人半垂的袖子,这种细腻的观察和描绘,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对友人韦寿朋生前生活片段的回忆。在这里,袖子半垂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视觉描述,更蕴含了对友人远行、不再回归的哀伤与不舍。

3. **情感的深化**:最后一联“残花不足醉,行乐是何时”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一种情感深化。在这里,“残花”象征着生命的凋零,诗人感叹逝去的美好时光无法通过“醉”来弥补,更讽刺了“行乐是何时”的无奈与哀愁。这种对美好时光消逝的无奈,是对友情、生命、时光流逝的深刻反思。

4. **艺术手法**:杜牧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绿树、千峰、碧溪、芳树、云、残花等,这些自然元素不仅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更承载了诗人深沉的情感。通过对比、象征、暗示等手法,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综上所述,杜牧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巧妙地将个人情感、对逝去友人的哀思和对生命意义的反思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位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杜牧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