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ū pǔ tú zhōng
秋浦途中
yān lóng hán shuǐ yuè lóng shā yè pō qín huái jìn jiǔ jiā |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
shāng nǚ bù zhī wáng guó hèn gé jiāng yóu chàng hòu tíng huā |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
《秋浦途中》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代表作之一,名为《秋浦途中》。我将逐段为您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一句描绘了秋夜江边的景色。"烟笼寒水月笼沙",是说淡淡的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江水,月亮的光辉也覆盖了江边的沙地。这样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冷、寂静之感,营造了夜晚的氛围。"夜泊秦淮近酒家",点明了诗人所处的位置是在秦淮河附近的某个夜晚停泊的地点,他选择靠近酒家,可能是为了暂时的休息或是寻求一番慰藉。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一句转向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感慨。"商女"指的是卖唱的女子,她们在酒家为客人演唱以娱乐,对于当时的朝代更迭、国家兴衰可能并不了解或不在意。"隔江"则暗示诗人与酒家之间有一段距离,通过"犹唱后庭花"这一细节,杜牧以幽默而讽刺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些无知女子和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后庭花"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歌曲《玉树后庭花》,后世常用此曲来比喻亡国之音,此处用以讽刺那些不思进取、只顾享乐的贵族和平民。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江边景色的描写和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杜牧用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他对社会的洞察力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
《秋浦途中》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秋浦途中》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抒情意味的诗,通过描绘特定的场景和人物,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和现实人情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目和背景
题目“秋浦途中”点明了诗歌的地点和背景,即在秋浦这一自然景观下,诗人于旅途中所见所感。秋浦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地方,这样的背景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历史深度。
### 诗歌内容和意象
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用“烟”、“寒水”、“月”、“沙”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朦胧而又寒冷的秋夜景色。烟雾缭绕在静谧的水面和岸边的沙地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忧郁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过往的追忆。
第二句“夜泊秦淮近酒家”是诗歌场景的进一步推进。夜宿于秦淮河畔,酒家的灯火映衬在夜色中,既增添了旅途的温馨,也隐含了诗人对于繁华与宁静、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则是全诗的核心。通过描绘“商女”(歌女)在夜晚继续演唱《玉树后庭花》这一亡国之曲,杜牧借以批评当时的人们对于历史教训的遗忘。《玉树后庭花》原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后被视作亡国之音,杜牧用这句话暗指那些沉迷于声色犬马、不思进取的当朝贵族和士人,表达了对于现实社会中人们缺乏历史责任感的忧虑。
### 诗歌主题和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当下社会现实的反思。诗人在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的交融中,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当下的警醒,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忧思和对人情世态的洞察。
### 结语
《秋浦途中》是杜牧诗歌中富有哲理和历史感的作品之一,它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诗艺,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历史和人生深刻的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之间复杂关系的探索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