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táo huā fū rén ( jí xī fū rén ) miào
题桃花夫人(即息夫人)庙
xiāo xiāo shān lù qióng qiū yǔ xī xī xī fēng yī àn pú |
萧萧山路穷秋雨 淅淅溪风一岸蒲 |
wèi wèn hán shā xīn dào yàn lái shí hái xià dù líng wú |
为问寒沙新到雁 来时还下杜陵无 |
《题桃花夫人(即息夫人)庙》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名为《题桃花夫人庙》,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沉思考。下面逐段解释其意思:
1. **萧萧山路穷秋雨**:山路在深秋时节,伴随着萧瑟的风雨,显得格外凄清。这里的“萧萧”描绘出风雨之声,渲染了一种荒凉、寂静的氛围。
2. **淅淅溪风一岸蒲**:溪水边的蒲苇在淅淅沥沥的风中摇曳,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动态描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苍凉和寂寞的景象。这与前面的“山路”和“秋雨”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深秋的凄美画面。
3. **为问寒沙新到雁**:在这寒冷的沙滩上,新到的雁群经过这里。这里的“寒沙”指的是寒冷的河滩,而“新到雁”则暗示着雁群迁徙的季节,通常秋天是雁群南迁的时期。这句诗中,诗人用“新到雁”作为引子,似乎在问这些南飞的大雁是否还记得他们曾经的家园。
4. **来时还下杜陵无**:诗人在询问这些大雁,它们在南飞的途中是否还曾经过“杜陵”。杜陵是古代长安附近的一座山,这里象征着诗人的故乡或某种怀旧的情感。通过询问雁群是否还经过这个地名,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深秋时节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雁群迁徙的观察,引发出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即息夫人,这里可能象征着某些历史上被遗忘或被忽略的女性角色)的思考,以及对自身故土、时光流逝和过往经历的深沉感慨。整首诗通过自然与历史人物的交织,展现出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
《题桃花夫人(即息夫人)庙》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题桃花夫人庙》是一首充满深沉情感与历史感的七言绝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映射出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与感慨。这首诗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色与历史人物的命运,给人一种深邃的美感与思考的空间。
首句“萧萧山路穷秋雨”描绘了一幅秋雨绵绵、山路寂静的景象。秋雨给人以凄清、萧索之感,与“穷”字相呼应,暗示了环境的艰苦与主人公心境的孤寂。这一句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也为后续的叙述铺垫了情感背景。
次句“淅淅溪风一岸蒲”则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凄清与动态。溪风的“淅淅”声,与前句的“萧萧”相呼应,仿佛自然界也在为一位寂寞的灵魂叹息。而“一岸蒲”则暗示着这片孤寂之地的寂静与无垠,为后文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接下来的两句“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是全诗的核心所在。诗人在这里以“新到雁”这一自然现象,联想到桃花夫人的命运。桃花夫人即息夫人,传说她被楚庄王俘虏,后嫁于息侯,但后来息国被楚国吞并,她作为战败者的妻子,在楚庄王面前表现出的淡然与坚强,成为千古佳话。诗人通过“新到雁”这一意象,似乎在向这位历史上的女性致以敬意,同时也在借景抒情,表达对命运无常、历史长河中个体命运的感慨。
“为问寒沙新到雁”一句,诗人以雁南飞的形象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时间的流逝,暗示着桃花夫人命运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来时还下杜陵无”则将这一景象与历史上的地点相联,杜陵是桃花夫人故国之地,诗人在这里借问雁的归途,既是对于桃花夫人命运的思考,也是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与历史融为一体,给人以深刻的历史感与时间的纵深感。
整体而言,杜牧的《题桃花夫人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和对个体命运的深切关注。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深邃的情感与深沉的历史感,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