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àn hé huái gǔ
汴河怀古
yī qú dōng zhù fāng huá yuàn yuàn suǒ chí táng bǎi suì kōng |
一渠东注芳华苑 苑锁池塘百岁空 |
shuǐ diàn bàn qīng chán kǒu sè wèi shuí liú xià liǎo huā zhōng |
水殿半倾蟾口涩 为谁流下蓼花中 |
《汴河怀古》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汴河怀古》是一首怀古咏史诗,通过汴河这一历史遗迹,表达了作者对过往历史的感慨与思考。下面对这首诗的每一句进行解释:
一渠东注芳华苑, -"一渠"指的是汴河,"东注"表示汴河向东流去,"芳华苑"可能指的是一个园林或宫殿的名字,暗示着这里曾经是繁华之地。
苑锁池塘百岁空, -"苑"同上,这里指的可能是汴河周围的园林或宫殿。"锁"字暗示了被关闭或废弃,"池塘"则是园林的常见景观。"百岁空"表示这些园林和池塘已经废弃了很长时间,荒废了百年之久。
水殿半倾蟾口涩, -"水殿"指的是水边的宫殿或建筑。"半倾"表示宫殿的一半已经倾斜或倒塌,"蟾口涩"可能是指宫殿的某个装饰,如蟾蜍的口中已经干涩,暗示这些装饰品的破损和衰败。
为谁流下蓼花中 -"蓼花"是一种水生植物,在这里象征着河畔的荒凉景色。这一句意思是汴河水最终流向了蓼花丛中,似乎在为无人问津的荒废场景哭泣或叹息,暗示着无人为这片昔日繁华的遗迹而哀悼或惋惜。
整首诗通过描绘汴河及其周边荒废的景象,抒发了对过往繁华与今日衰败的感慨,反映了历史变迁的无情和对昔日盛世的怀念与哀悼。
《汴河怀古》古诗词赏析:
《汴河怀古》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融合了历史感和自然美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深邃而沉郁的意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诗的背景与主题
杜牧通过这首诗回顾了汴河的历史,汴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水路交通线之一,连接着中原与江南,对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重要作用。诗中的“一渠东注芳华苑”和“水殿半倾蟾口涩”等描绘,不仅勾勒出了汴河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也暗含了对过往繁华与今日衰败的对比。
### 诗的结构与意境
1. **开头的描绘**:“一渠东注芳华苑, 庵锁池塘百岁空。” 这两句话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汴河的流向与目的地——芳华苑。然而,通过“庵锁池塘百岁空”这一句,杜牧巧妙地传达出历史的变迁和曾经的繁华不再。这里,“庵锁池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衰败,“百岁空”则直接点明了这一切的久远和空寂。
2. **中间的对比**:“水殿半倾蟾口涩, 为谁流下蓼花中。” 这两句诗将目光聚焦于历史的遗迹——“水殿”和“蟾口”。水殿的“半倾”和“蟾口”的“涩”是对于过往繁荣景象的反照,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辉煌的建筑和景致如今只剩下遗迹和回忆。最后一句“为谁流下蓼花中”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道的流向,同时也引人深思:水流的方向既是自然的循环,也是历史的痕迹,无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 总结
《汴河怀古》通过精炼的语言,构建了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荣景象与现今衰败景象的感慨。杜牧在诗中运用了象征和对比的手法,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力量。这首诗不仅是对汴河过往的回忆,也是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深沉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