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yuán chǔ shì gāo tíng ( xuān zhōu )
题元处士高亭(宣州)
dài fū guān zhòng zuì jiāng dōng xiāo sǎ míng rú zhèn gǔ fēng |
大夫官重醉江东 潇洒名儒振古风 |
wén shí bì qián cí shèng zhǔ bì yún tiān wài zuò míng hóng |
文石陛前辞圣主 碧云天外作冥鸿 |
wǔ yán níng xiè yán guāng lù bǎi suì xū qí wèi wǔ gōng |
五言宁谢颜光禄 百岁须齐卫武公 |
zài bài yí tóng zhàng rén xíng guò tíng jiāo fēn yǒu wú tóng |
再拜宜同丈人行 过庭交分有无同 |
《题元处士高亭(宣州)》古诗词释义:
### 《题元处士高亭(宣州)》
**作者:杜牧**
**标题:题元处士高亭(宣州)**
**详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为元处士的高亭所题的赞诗。元处士即元结,他是唐代的文学家、学者,以诗文成就著称。诗中对元处士的人格、才学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高度评价。以下是逐句解析:
1. **大夫官重醉江东, 潇洒名儒振古风,**
- **大夫官重醉江东**:这里的“大夫”特指元结,他的官职虽不详,但从“重”字可推测其职位较高。杜牧称赞元结在江东地区享有盛名,显示了他官职的尊崇与影响力。
- **潇洒名儒振古风**:赞誉元结作为一个名儒,其风度潇洒,能够引领古人的高风亮节,展现出其深远的人格魅力。
2. **文石陛前辞圣主, 碧云天外作冥鸿,**
- **文石陛前辞圣主**:元结曾在文石陛(文石台阶)前与君主辞别,这既是对其辞官归隐的表述,也体现了他对君主的忠诚与对仕途的明智选择。
- **碧云天外作冥鸿**:此处以“冥鸿”比喻元结归隐后的高洁形象,其高飞于天外,象征其心境的高远与对自由的追求,同时也暗含了对元结精神的赞美。
3. **五言宁谢颜光禄, 百岁须齐卫武公,**
- **五言宁谢颜光禄**:表达元结在五言诗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他可以与唐代的名臣颜光禄(颜真卿)相媲美。颜光禄指的是颜真卿,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政治家,元结的才华得到了杜牧的极高评价。
- **百岁须齐卫武公**:这里以“卫武公”(卫宣公)为例,表明元结应当长寿,期望他的智慧与品德能伴随一生,与卫武公的长寿与成就相匹配。
4. **再拜宜同丈人行, 过庭交分有无同,**
- **再拜宜同丈人行**:表示对元结的尊敬,即使只是行礼两次,也应当像对待长辈(丈人)一样尊敬他。
- **过庭交分有无同**:引用了《左传》中的典故,意为经过元结的庭前,思想的交锋如水流般不绝,就像知识和智慧的交流无有穷尽,强调了元结思想对后人的深远影响。
整首诗表达了杜牧对元处士的极高敬意与对他的文才、人格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元处士在文学、哲学领域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题元处士高亭(宣州)》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这首诗《题元处士高亭(宣州)》是对元处士这位古风名儒的崇高赞誉,全诗通过对元处士生平、性格、成就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大夫官重醉江东,潇洒名儒振古风”。这两句开篇即对元处士的官职、身份及人格魅力进行高度概括。这里用“大夫”一词,既是对元处士社会地位的肯定,也是对其学识与品格的赞誉。同时,“醉江东”运用典故,寓意其虽身处官场却心怀淡泊,不为世俗所累。
2. **颔联**:“文石陛前辞圣主,碧云天外作冥鸿”。这两句描述了元处士辞官归隐的决然选择。“文石陛”指的是文人贤士聚集的朝廷,而“圣主”代指君王。这句意在表现其对君主的忠诚与对仕途的反思,最终选择回归自然,追求精神的自由,如同“碧云天外”的鸿雁,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3. **颈联**:“五言宁谢颜光禄,百岁须齐卫武公”。这句通过对比颜光禄(颜延之)和卫武公(卫宣公),表达了对元处士在五言诗创作方面的成就的肯定。颜光禄是南朝时期著名诗人,而卫武公则在《诗经》中有“卫武公”这一称谓,这里用以形容元处士在文学上的深邃与恒久影响。百岁齐卫武公则展现了对元处士长寿的祝愿和对他在文学史上地位的肯定。
4. **尾联**:“再拜宜同丈人行,过庭交分有无同”。这两句收束全诗,表达了对元处士的高度尊敬和对其人格风范的认同。再拜,是一种敬礼的最高形式,表示对元处士的深深敬意。过庭交分有无同,则意味着在与元处士的交往中,双方在精神层面达到了高度的契合,无论是生活的态度还是对知识的理解,都达到了相得益彰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典故,展现了元处士作为文人学者的高洁品质和卓越成就,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深切赞美和对其学问精神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