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 guàn xié lǜ
郑瓘协律
shuǐ jiē xī jiāng tiān wài shēng xiǎo zhāi sōng yǐng fú yún píng |
水接西江天外声 小斋松影拂云平 |
hé rén jiào wǒ chuī cháng dí yǔ yǐ chūn fēng nòng yuè míng |
何人教我吹长笛 与倚春风弄月明 |
《郑瓘协律》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郑瓘协律》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的五言律诗。下面逐句解释诗文的意思:
1. **水接西江天外声**:水面上与远处的西江相连,仿佛天外传来的声音。这里的"天外声"用的是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远方江水的声音仿佛从天际传来,充满了神秘和远方的意味。
2. **小斋松影拂云平**:在小小的书房中,松树的影子轻拂过云层,显得平和而宁静。这里的小斋(书房)象征着诗人的私人空间,松影轻拂云层则营造了一种超脱、宁静的意境。
3. **何人教我吹长笛**:是谁教会了我吹奏长笛?诗人在自我提问中流露出一种对技艺的追寻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这里的长笛可能象征着高雅的艺术追求或者某种难以言喻的内心情感的表达。
4. **与倚春风弄月明**:与春风相伴,借着月光(明月)来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倚"字在这里运用得恰到好处,暗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情境,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融合,表现了诗人对高雅艺术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杜牧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景与内心情感巧妙地结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
《郑瓘协律》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这首诗《郑瓘协律》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景象,并且巧妙地融入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表达。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句描绘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水接西江天外声”,起句即以宏大的自然景观开篇,将读者的视野拉向了遥远的天际与西江交汇之处,暗示着一种开阔、深远的境界。这种描绘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宏大、超越个人情感的生活视野的展现。
2. **第二句营造静谧的室内场景**:“小斋松影拂云平”,相较于广阔的外部世界,这里转向了室内环境的描绘。小斋中,松影轻轻拂过平静的云层,营造出一种宁静、高雅的氛围。这里的“拂云平”既描绘了光线与松影的交互,也暗示了一种心灵的平和与安宁。
3. **引入情感与行动的主体**:“何人教我吹长笛”,这一句巧妙地引入了情感的载体——长笛。疑问的形式让人感到诗中人物似乎在寻求一种艺术或情感的导师,或是内心的引导者。长笛在这里不仅仅是一件乐器,它成为了连接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媒介。
4. **结句展现情感与行动的延伸**:“与倚春风弄月明”,诗的结尾部分,情感与行动达到了高潮。诗人似乎在春风中倚靠,与月光共舞,享受着自然与艺术带来的美好。这里“弄月明”不仅描绘了一幅极富诗意的画面,还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亲近自然、享受艺术之美的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杜牧的《郑瓘协律》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艺术、自然与个人情感之间深刻关联的洞察。这首诗不仅富有视觉和听觉的美感,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