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nèi xiōng hé zhōu cuī yuán wài shí èr yùn
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
diào gāo yín zì shēng hái cè wù bǐ kē tíng yùn xiào qí |
调高银字声还侧 物比柯亭韵校奇 |
jì yǔ yù rén tiān shàng qù huán jiāng jūn jiàn bù jiào chuī |
寄与玉人天上去 桓将军见不教吹 |
《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首佳作。这首诗通过一系列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一种对音乐艺术和友谊的赞美,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远在他方的亲友的深深思念。下面是对每一部分的逐段解释:
1. **调高银字声还侧**:这首诗开篇提到“银字”,在中国传统乐器如笛子、笙等上,音孔往往刻有银字标记,这里的“银字声”象征着音色的高雅和音调的美妙。这句诗是赞美音乐的高超和悦耳,即音乐的声调之高,如同银字上的音调一般精细,侧面表现了音乐的独特魅力。
2. **物比柯亭韵校奇**:这里用“柯亭”代指古代的一种乐器,即古笛,而“韵”指的是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诗人将乐器的声音和音乐的韵律比喻为“柯亭”的奇韵,强调其独特而美妙的音乐效果。这一段进一步突出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和其与自然、宇宙间和谐的联系。
3. **寄与玉人天上去**:这句话中的“玉人”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比喻女子的美丽或高尚的品质,这里应该是指诗人的内兄或女性友人。诗人表达了将美好的音乐、将自己对音乐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惜,寄托给远在天上的这位“玉人”,表达了一种对远方亲友的深情思念。
4. **桓将军见不教吹**:这里的“桓将军”指代古代的音乐家桓伊,他以擅长吹奏笛子著称。诗中提到“不教吹”则是一种虚构或比喻的手法,暗示即使是桓伊这样的音乐大师也无法演奏出如此美妙的音乐,强调了诗人所赞美的音乐之高超,几乎达到了无法言表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艺术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音乐和友谊的深刻情感,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通过细腻的比喻和富有诗意的语言,杜牧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宏大又感人的艺术世界。
《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是一首充满深情和风雅的诗作。在古代,诗文不仅是情感的表达,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见解。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和比喻,既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也透露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首先,“调高银字声还侧, 物比柯亭韵校奇”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银字管是古代一种精致的乐器,声音优美而高雅。将诗人自己或音乐的旋律比作“调高银字”,既表现了音乐或诗歌的高水平,也暗示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侧”字或许寓意着音乐的曲折婉转,展现了音韵之美。而“物比柯亭韵校奇”则是将所要表达的某种事物(可能是诗人的某种情感或理念)比作柯亭(古代的乐器名),并通过“校奇”的比喻,突出了其独特性和超越寻常的特点。这两句诗既是对自身或友人艺术才华的高度赞誉,也体现了一种对美的执着追求。
接下来,“寄与玉人天上去,桓将军见不教吹”这两句,再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将友人称为“玉人”,不仅赞美了其外表的美丽,更暗喻其品德和气质的高洁。将友人托付给天上的玉人,暗示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爱护,希望通过更高远的力量来守护和保佑对方。而“桓将军见不教吹”一句,借用历史上的桓温将军不轻易让手下吹奏音乐的典故,隐含着对友人的重要性和自己对这段友情的珍视。这句话也寓意着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始终保持高洁和尊严,不受世俗的干扰和束缚。
综上所述,杜牧的《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这首诗既体现了杜牧个人的艺术风格,也传达了深厚的人情味,是一首情感丰富、文笔高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