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dài rén jì yuǎn liù yán èr shǒu

代人寄远六言二首

作者:杜牧 
sān shù zhì sāng chūn wèi dào     fú chuáng rǔ nǚ wǔ tí jī
三树稚桑春未到   扶床乳女午啼饥
qián xiāo àn shuò guī hé chǔ     wàn zhǐ hóu jiā zì bù zhī
潜销暗铄归何处   万指侯家自不知

《代人寄远六言二首》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这两首《代人寄远六言二首》是描绘的两个场景,用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同情。下面逐段解释其意义:

### 第一首
**三树稚桑春未到,**
三棵刚刚发芽的桑树还未迎来春天。这里用“稚桑”象征着生命的嫩芽,还未完全成长;“春未到”则暗示了一种等待、期盼的氛围,等待春天的来临,也可以引申为对好时光或好生活的期待。

**扶床乳女午啼饥,**
“扶床乳女”描绘的是怀抱中嗷嗷待哺的婴儿,刚能扶着床边坐立,形象地展示了婴儿的成长状态。而“午啼饥”则描述了婴儿在中午这个通常较为安静的时刻,因饥饿而啼哭。这句诗反映了生活中的艰辛与困苦,孩子在最需要照顾和关爱的时刻,却因物质条件的限制而遭受饥饿。

**潜销暗铄归何处,**
“潜销暗铄”原指金属在暗中不断地被腐蚀或溶解,这里用以比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衰败和消磨,可以理解为岁月的流逝、社会的不公或生活的艰难对人精神和物质状态的消耗。这句诗探讨了这种消磨的归宿和根源,暗示了问题的深层性和难以解决的复杂性。

**万指侯家自不知。**
“万指”指的是众多的手,常用于形容人数众多或繁重的劳作。“侯家”则指的是权贵之家。这句诗将“万指”和“侯家”对比,强调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等。即使在权贵之家,也可能存在着对底层劳动者的剥削和忽视,他们的艰辛与苦难,权贵并不自知或不愿知晓。这里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隔阂和不平等,以及对弱势群体的漠视。

### 总结
这两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生活中的艰辛与不公,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杜牧以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揭示了社会底层的现实问题,表达了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不平等的批判和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代人寄远六言二首》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代人寄远六言二首》是两首七言绝句,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绘,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情。这两首诗虽然各具特色,但在主题上都围绕着远方的人或事,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关注。

### 第一首诗的赏析

首句“三树稚桑春未到”,以自然界的春天未至与三棵幼小的桑树相联系,暗示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也预示着生活的单调和等待。这种等待可能是对远方之人的期盼,或者是对某种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里的“未到”既是自然界的春天未到,也是象征着某种期待未曾实现。

次句“扶床乳女午啼饥”,以一个具体的场景描绘了一个贫穷家庭的生活状况。午间的啼哭不仅是因为饥饿,更可能暗含着对生活的艰辛、对远方寻求改变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乳女的啼哭是对现实的直接反映,同时也是对远方之人的诉求,希望有人能够帮助解决生活的困境。

后两句“潜销暗铄归何处,万指侯家自不知”则深化了这种情感。首句中的“潜销暗铄”可以理解为事物的悄悄变化或消逝,暗示了生活中的变化,可能是对某种希望或机会的悄然失去。这里,诗人借“万指侯家”的不知觉,表达了对于改变现状的呼吁和对远方之人的寄托,同时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期待。通过“万指侯家”这一形象,诗人或许暗示了社会上多数人的冷漠,而这种冷漠可能正在忽视或阻碍着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们。

### 总结

杜牧的这两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具体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和对当前生活困境的反思。诗中既有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敏感观察,也蕴含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与同情心的呼吁。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深沉的情感氛围,引发了读者对于生活、人性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杜牧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