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ng shàng ǒu jiàn jué jù
江上偶见绝句
cuì yán qiān chǐ yǐ xī xié céng dé yán guāng zuò diào jiā |
翠岩千尺倚溪斜 曾得严光作钓家 |
yuè zhàng yuǎn fēn dīng zì shuǐ là méi chí jiàn èr nián huā |
越嶂远分丁字水 腊梅迟见二年花 |
míng shí dāo chǐ jūn xū yòng yōu chù tián yuán wǒ yǒu yá |
明时刀尺君须用 幽处田园我有涯 |
yī hè fēng yān yáng xiàn lǐ jiě guī xiū qù lù fēi shē |
一壑风烟阳羡里 解龟休去路非赊 |
《江上偶见绝句》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这首《江上偶见绝句》是一首含蓄而富有哲理的诗歌,下面是逐段解释其意思:
1. **翠岩千尺倚溪斜, 曾得严光作钓家,**
这句诗描绘了江边翠绿的岩石高耸,斜倚溪流,联想到古代著名隐士严光(即严子陵,汉光武帝时的名士,以钓鱼为乐,归隐富春江边)。这句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隐含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高士生活状态的向往。
2. **越嶂远分丁字水, 腊梅迟见二年花,**
“越嶂”指越过山脉,“丁字水”可能是诗人记忆中或想象中的某条河流,形状似丁字。“腊梅”是一种在冬季开花的植物,迟见“二年花”意味着腊梅的花期与诗人上次见到时相隔了两年。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3. **明时刀尺君须用, 幽处田园我有涯,**
“明时”指的是政治清明的时代,“刀尺”本是裁剪衣服的工具,在这里比喻政治或社会的变革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君须用”暗含提醒或期待,希望处在政治清明时期的人能把握时机,施展才华或实现抱负。而“幽处田园我有涯”则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田园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4. **一壑风烟阳羡里, 解龟休去路非赊,**
“一壑风烟”形容山水风光之美好,“阳羡”是指江苏省宜兴市,历史上以产紫砂壶闻名,也是诗人所向往的隐逸之地。这里的“解龟”指解去官职,辞官归隐,“休去路非赊”则表达了一种在政治与归隐之间抉择时的深思熟虑,暗示了诗人可能曾经或即将做出辞官归隐的决定,认为这条路虽远但并非遥不可及。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思考,以及对政治与归隐之间选择的深思。
《江上偶见绝句》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这首《江上偶见绝句》是一首意境深远、寓意丰富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题目解读
“江上偶见绝句”表明这首诗是作者在江边偶遇景致,激发灵感所作。诗名简洁明了,直接点明创作的地点和类型,营造出一种自然、随意的氛围。
### 首联(前两句)
“翠岩千尺倚溪斜, 曾得严光作钓家, ”
首联描绘了一幅自然美景的画面:翠绿的山岩斜倚着溪流,高耸入云,仿佛是自然界的瑰宝。这不仅勾勒出山川的壮丽,也暗喻了隐逸之士严光曾经在此垂钓。严光是东汉时期的高士,以不愿为官的清高形象闻名,这里借严光的典故,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 颔联(后两句)
“越嶂远分丁字水, 腊梅迟见二年花,”
颔联继续扩展画面,展现了山川的辽阔与时间的变换。远处的山峰仿佛将丁字形的溪水分割开来,腊梅花的开放则带出季节的更迭,暗示时间的流逝。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寓意人生的短暂与四季的更替,充满了时间的深沉感。
### 颈联(后两句)
“明时刀尺君须用, 幽处田园我有涯,”
颈联从自然景观转向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在政治清明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对于身处幽静田园的作者而言,生活的边界是有限的,隐逸的生活虽美好,但总归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命运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 尾联(后两句)
“一壑风烟阳羡里, 解龟休去路非赊,”
尾联以具体的地点“阳羡”结束全诗,阳羡在历史上是文人隐居的胜地,这里再次强调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诗人在一片风烟袅袅的山壑中,表达了想要像解下龟甲一样结束仕途,归隐山林的心愿。这里的“解龟”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摆脱世俗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
### 总结
杜牧的这首《江上偶见绝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结合历史人物的典故,以及对个人命运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选择与社会期待之间的矛盾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充满了哲理意味,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