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tí mù lán miào

题木兰庙

作者:杜牧 
chǔ jiāng hán shí jú huā shí     yě dù lín fēng zhù cǎi qí
楚江寒食橘花时   野渡临风驻彩旗
cǎo sè lián yún rén qù zhù     shuǐ wén rú hú yàn chā chí
草色连云人去住   水纹如縠燕差池

《题木兰庙》古诗词释义:

《题木兰庙》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各句的逐段解释:

1. **楚江寒食橘花时, 野渡临风驻彩旗**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春季,寒食节时分,观赏楚江边的风景。"楚江"指的是古代楚国的河流,"寒食"是指中国传统的寒食节,这是一个在清明节前一到两天的节日,人们在此时不点火,只食用冷食。"橘花时"则点明时节正值橘花盛开。"野渡"是乡村渡口,"驻彩旗"则是说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见到了随风飘扬的彩旗,营造了一种悠远、静谧的意境。

2. **草色连云人去住, 水纹如縠燕差池**
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风光。"草色连云"形容草色与天际相连,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人去住"可能是指人们来来往往的情景,也可能是暗示诗人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孤独。"水纹如縠"中的"縠"是一种有皱纹的丝绸,这里用来形容水面上波纹细腻如丝绸般,"燕差池"则是形容燕子在空中飞翔时的姿态,这里用以比喻波纹的动态美。整句诗通过这些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动态,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感触。

《题木兰庙》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题木兰庙》这首诗以精炼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意境的场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标题与背景**:“题木兰庙”表明这首诗是题写在木兰庙(纪念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庙宇)的壁上,反映了诗人对木兰故事的追思与感慨。

2. **首句“楚江寒食橘花时”**:诗人从时间和地点入手,选取“寒食”这一特定时节,即清明前一两天,人们会进行扫墓、祭祖的习俗。而“楚江”则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域背景,暗示了诗中故事的地域色彩和历史韵味。同时,“橘花时”不仅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橘花本身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吉祥的寓意,与木兰的英勇精神相呼应。

3. **“野渡临风驻彩旗”**:这一句描绘了木兰庙前的景象,通过“野渡”(郊外的渡口)和“驻彩旗”(彩旗静止在风中),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静谧深远的氛围。彩旗的使用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感,也象征着对英雄的敬仰和纪念。

4. **“草色连云人去住”**:这句话描绘了庙宇周围自然景色与人来人往的景象。草色与云连结在一起,给人一种广阔无垠、自由飘逸的感觉,也暗示了木兰精神的深远和流传。同时,“人去住”不仅指现实中的来往行人,也暗含了对历史长河中英雄事迹的缅怀与传承。

5. **“水纹如縠燕差池”**:最后两句将视角转向水面,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面上的波纹和飞翔的燕子。这里,“水纹如縠”(縠,一种有细皱纹的丝织品)生动地描绘了水面波纹的美丽,而“燕差池”(形容燕子飞翔的轻盈和自由)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由与生命力的主题。整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既展现了水乡的宁静之美,也隐喻了木兰故事的深远影响和对自由与勇气的颂扬。

综上所述,杜牧的《题木兰庙》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寓意,不仅展现了木兰庙的庄严与美丽,更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自由、勇气精神的赞美。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色与历史人物,既富有画面感,又富含哲理意味,是杜牧诗歌中难得的佳作。

杜牧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