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guò dà liáng wén hé tíng fāng yàn zèng sūn zi duān

过大梁闻河亭方宴赠孙子端

作者:杜牧 
hé àn wēi tuì luò     liǔ yǐng wēi diāo shū
河岸微退落   柳影微凋疏
chuán shàng tīng hū zhì     dī nán chèn lù yú
船上听呼稚   堤南趁漉鱼
shù fān qí qù jí     yī tǐng jiàn huí chū
数帆旗去疾   一艇箭回初
céng rù xiāng sī mèng     yīn píng fù yuǎn shū
曾入相思梦   因凭附远书

《过大梁闻河亭方宴赠孙子端》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过大梁闻河亭方宴赠孙子端》描绘了杜牧在途经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时,听闻河亭正在举办宴会的情景,而将这情景及自己的思绪寄托在对孙子端的赠言中。以下是逐段解释诗的含义:

**河岸微退落,柳影微凋疏:**
河水从河岸缓缓流过,河岸的位置似乎在微微后退,柳树的影子也在渐渐稀疏。这里描绘了河岸和柳树随水流而显得稍显空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苍凉的氛围。

**船上听呼稚,堤南趁漉鱼:**
在船上,诗人听见孩子们的呼唤声;在堤南,人们忙着用漉(一种捕鱼工具)捕捉鱼儿。此句通过描绘河上孩子们的欢乐与河岸人们的劳作,展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和谐景象。

**数帆旗去疾,一艇箭回初:**
远处的几艘船上挂着的旗帜在风中快速移动,暗示着船只在疾速航行;而另一艘小艇在河面上迅速回转,如同箭矢一般。这一对比生动地展现了不同船只在水上的不同动态和速度。

**曾入相思梦,因凭附远书:**
诗人曾梦到与孙子端相聚,而现在通过寄送远方的书信来表达对他的思念。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孙子端的思念之情以及通过书信传递情感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具有深刻的情感与历史价值。

《过大梁闻河亭方宴赠孙子端》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这首《过大梁闻河亭方宴赠孙子端》,从题目上看,似乎描绘了一个过路的人在大梁(今开封)河畔听到河亭正在举行宴会,于是将这份情境与对远方朋友孙子端的思念相联系的场景。整首诗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日常活动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感与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1. **自然景观与日常活动的描绘**:“河岸微退落,柳影微凋疏,船上听呼稚,堤南趁漉鱼,数帆旗去疾,一艇箭回初。” 这几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河边的一幅动态画卷。河岸微退,柳影稀疏,船上的稚童呼喊,堤南捕鱼的忙碌,远处的帆旗快速移动,一艇船只迅速折返。这些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着生活的繁忙与节奏,为接下来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2. **情感的抒发**:“曾入相思梦,因凭附远书。” 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在繁忙的生活和自然景象中,诗人回忆起与孙子端的相思之情,这些情感仿佛在梦境中得以释放。通过“附远书”的方式,诗人渴望借助书信与远方的朋友分享这份情感,表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真挚。

3. **艺术手法**:整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传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这种手法使得情感更加丰富、细腻,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和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

4. **情感深度**: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和日常活动的描绘,更深层次地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在现代社会,通过一封书信表达情感的场景虽已不多见,但杜牧的这首诗依然能触动人心,唤起人们对传统情感表达方式的共鸣。

综上所述,杜牧的《过大梁闻河亭方宴赠孙子端》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与生活的诗,更是一曲深情的友情之歌,通过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现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传统友情的颂扬。

杜牧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