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luò xià sòng zhāng màn róng fù shàng dǎng zhào

洛下送张曼容赴上党召

作者:杜牧 
yuǎn xìn chū píng shuāng lǐ qù     tā xiāng zhèng yù yī yáng shēng
远信初凭双鲤去   他乡正遇一阳生
zūn qián qǐ jiě chóu jiā guó     niǎn xià wéi néng yì dì xiōng
尊前岂解愁家国   辇下唯能忆弟兄
lǚ guǎn yè yōu jiāng bèi lěng     mù jiāng hán jué yàn qiú qīng
旅馆夜忧姜被冷   暮江寒觉晏裘轻
zhú mén fēng guò hái chóu chàng     yí shì sōng chuāng xuě dǎ shēng
竹门风过还惆怅   疑是松窗雪打声

《洛下送张曼容赴上党召》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洛下送张曼容赴上党召》是一首表达深厚友谊与关切的送别诗,诗人借送别友人张曼容赴任上党之机,表达了对友人、对家乡和对国家的复杂情感。这首诗共有八句,每一句都承载着诗人的情感与思考。以下是逐句解释:

1. **远信初凭双鲤去, 他乡正遇一阳生。** - 这一句意味着,首度收到友人的来信,正是朋友踏上他乡征程的时刻。此时,新一年的开始也恰好到来。双鲤典出古人将书信比作鱼,暗指信使或书信,此处运用了这一比喻,传达了对友人旅程的担忧与祝福,同时也对新年新希望的期许。

2. **尊前岂解愁家国, 辇下唯能忆弟兄。** - 在聚会宴饮之时,诗人看似并不为家国忧愁,但实际上是将思念之情深埋心底。这里诗人强调的是对兄弟之情的怀念,暗含对友人此去可能面临的孤独与挑战的担忧。

3. **旅馆夜忧姜被冷, 暮江寒觉晏裘轻。** - 在旅途中,夜晚寒气侵人,诗人担忧友人可能因姜被(温暖的棉被)不够厚实而感到寒冷。同时,黄昏时分江水寒凉,诗人又想到友人可能感觉到身上外衣(晏裘)轻薄不足以御寒。这些细节都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生活状况的关心。

4. **竹门风过还惆怅, 疑是松窗雪打声。** - 在诗人的想象中,微风吹过竹门,声声仿佛诉说着离别的惆怅。他甚至在静夜中,将风吹的声音误认为是雪打在松窗上的声音,这一景象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离愁别绪,体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家乡与国家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

《洛下送张曼容赴上党召》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这首《洛下送张曼容赴上党召》不仅展现了其精湛的诗词技巧,也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深情而略带哀愁的送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先,诗的开篇“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以双鲤作为信使的象征,巧妙地隐含了书信的传递与友人即将离别的无奈,同时借“一阳生”这一自然现象的描述,暗示了时序的更替与季节的变换,从而为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定下了忧郁而略带希望的基调。

接着,“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国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尊前,指的是宴会中,这句暗示了友人将要离开,诗人站在宴会的酒樽前,虽然有美酒相伴,但仍无法排解心中对家国命运的担忧,对离别兄弟的深深思念。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运用了具体的生活细节来渲染离别的凄凉感。旅馆之夜,诗人担忧友人的姜被是否足够暖和,寒夜中的江边,感受到友人留下的裘衣已经显得过于单薄,这些细节描绘出诗人对友人旅途劳顿的关心和对离别之痛的感同身受。

最后,“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以竹门被风吹过的声音引出诗人的思绪,他仿佛听到了松窗被雪花敲打的声音,这不仅是自然界的风雪,更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与孤独的象征。这样的结尾,将情感推向了高潮,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为深沉,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杜牧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丰富的自然意象和巧妙的象征手法,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对家国、对自然的深刻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杜牧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