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liú huì cáo shī děng shī

留诲曹师等诗

作者:杜牧 
jīn hóng yǎn sù shì duō cái     bù dài yīng táo bù zhú méi
矜红掩素似多才   不待樱桃不逐梅
chūn dào wèi céng féng yàn shǎng     yǔ yú zhēng jiě miǎn dī huái
春到未曾逢宴赏   雨馀争解免低徊
qiǎo qióng nán guó qiān bān yàn     chèn dé chūn fēng èr yuè kāi
巧穷南国千般艳   趁得春风二月开
kān hèn wáng sūn làng yóu qù     luò yīng láng jiè shǐ guī lái
堪恨王孙浪游去   落英狼借始归来

《留诲曹师等诗》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留诲曹师等诗》是一首描绘春天自然景色和赞美春天的诗。下面逐段解释每一句的意思:

1."矜红掩素似多才" - 矜,矜持,高雅;红和素分别代表红色和白色,这里象征春天的花朵。整句的意思是:花朵的红色和白色相互掩映,就像它们具有多种才能一样,高雅而又美丽。

2."不待樱桃不逐梅" - 樱桃和梅都是春天常见的花卉。这句说花朵不依赖于樱桃或梅作为伴生的景象,而是独立地展现出自己的美丽。

3."春到未曾逢宴赏,雨馀争解免低徊" - 这句话描述了春天来临时,花朵们还没有遇到盛宴的赏玩,即使在雨后,也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姿态,不愿意屈从于自然的摆布。

4."巧穷南国千般艳,趁得春风二月开" - 南国,指温暖的南方地区。这句话赞美了花朵们的美丽,说它们不仅在二月的春风中绽放,它们的美丽之花,甚至能将南方的千种色彩穷尽,比喻其美艳无双。

5."堪恨王孙浪游去,落英狼藉始归来" - 王孙,这里指游子,或者是疏远自然的贵族。狼藉,散乱的样子。这句诗的意思是,可惜游子们只在花朵凋零后才回来欣赏,表达了对不能及时欣赏春天美景的遗憾。

综上所述,整首诗通过赞美春天的花朵,表达了对春天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叹,同时也暗含了对人们不能及时欣赏美好事物的惋惜之情。

《留诲曹师等诗》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这首诗《留诲曹师等诗》通过对自然界花卉的描绘和对某种人物行为的讽刺,展现出了一幅具有深刻寓意的画面,既反映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生机,也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1. **自然界的生动描绘**:诗中对红花白花的描绘,以及它们与樱桃、梅花的对比,展现了一种色彩丰富的春日景象。“矜红掩素似多才,不待樱桃不逐梅”,这里不仅赞美了花卉的美丽,也暗示了它们在春天绽放时的独特性和独树一帜,不需要依赖其他花卉来获得欣赏。

2. **对时机的敏感和命运的掌控**:“春到未曾逢宴赏,雨馀争解免低徊”,通过这两句,诗人似乎在暗示某种事物或行为在恰当的时机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或赏识,但当机会来临时,却能迅速展现出其价值,不被外界的困难所动摇。

3. **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巧穷南国千般艳,趁得春风二月开”,这一句用丰富的语言描述了南国的繁花似锦,同时也暗喻了某些人在特定时机的充分利用和成功。接下来的“堪恨王孙浪游去,落英狼藉始归来”,则是对那些只知游荡、忽视机遇的人物行为的讽刺,批评了他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忽视和对待命运的不负责任。

4. **主题的深化**:全诗通过自然与人的对比,探讨了如何在自然规律和社会环境中寻找平衡与价值。一方面,自然界的花卉以它们的美丽和适时绽放展现了生命力和适应性;另一方面,诗中的“王孙”形象则象征了那些在复杂社会环境中可能迷失方向、错失良机的人。

综上所述,杜牧的《留诲曹师等诗》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更是一篇深具社会讽刺意味的作品。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人物行为的批评,诗人在赞美美丽的同时,也对那些忽视机遇、自我放纵的行为表达了批判和警醒。

杜牧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