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 líng dào zhōng
南陵道中
lèi dài gōng xūn zhào shì guāng xī hú wén dào sǐ xīn jiàng |
累代功勋照世光 奚胡闻道死心降 |
shū gōng bǐ tū sān qiān guǎn lǐng jié mén pái shí liù shuāng |
书功笔秃三千管 领节门排十六双 |
xiān yī gěng yǎn shēng jì jì jīn kàn huáng bà shì chuāng chuāng |
先揖耿弇声寂寂 今看黄霸事摐摐 |
shí rén yù shí xiōng jīn fǒu péng lí qiū lián wàn lǐ jiāng |
时人欲识胸襟否 彭蠡秋连万里江 |
《南陵道中》古诗词释义:
《南陵道中》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描绘了杜牧南行至南陵道中的所见所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人对功名与历史的思考。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1. **累代功勋照世光**:累代,指历代,这里指无数代的功勋。功勋,通常指在战争或治理国家中做出的显著成就。照世光,形容功勋的光辉如同照亮世界一般,表达了对历史功臣的赞美。
2. **奚胡闻道死心降**:奚胡,古代对北方民族的统称。这句话的意思是,当这些北方民族听到正道之后,他们的心灵便归顺了。这里使用了比喻手法,将“闻道”比作教化,表示通过正确的思想与教诲,人们能够转变立场,归顺和平。
3. **书功笔秃三千管**:书功,记录功绩。笔秃三千管,形容记录功绩的笔用坏了三千支。这里夸张地描述了功勋的宏伟,用以表现对前人功绩的极度推崇。
4. **领节门排十六双**:领节,指官阶的标志。这句话意味着众多官员的官阶标志排列成对,形成壮观的景象。十六双,即十六对,强调数量之多,侧面反映了治理国家的规模和秩序。
5. **先揖耿弇声寂寂**:耿弇,东汉时期的名将,曾有勇猛的战功。这里的“先揖”,意味着在耿弇之前,即在更早的时期,有很多同样英勇的将领。声音寂寂,形容这些将领的事迹在后人心中已渐渐淡忘,不再被传唱。
6. **今看黄霸事摐摐**:黄霸,汉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治理能手。这里的“事摐摐”,表示如今看到黄霸的事迹被传颂、赞美。这既是对黄霸个人功绩的肯定,也反映了文人对历史人物事迹的敬仰与传扬。
7. **时人欲识胸襟否**:意思是时下的人们想要了解这种胸襟是什么样的。胸襟,通常指一个人的志向、胸怀或格局。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8. **彭蠡秋连万里江**:彭蠡,即鄱阳湖,位于中国江西省。秋连万里江,意味着秋天的景色连绵不绝,如同长江一样长。这里以自然景观来象征广阔深远的胸襟,表达出对历史人物深远影响的感慨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视角,展现了杜牧对历史功勋的崇敬与对功名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胸襟的向往与追求。
《南陵道中》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南陵道中》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运用,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视角与深厚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对功业、品德、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洞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累代功勋照世光,奚胡闻道死心降**:此句赞扬历史上累代功勋的显赫,使得四方皆闻,甚至敌对的奚胡部落在听到功勋事迹后,也心生敬畏而归顺。这句话凸显了功勋与威望对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
2. **书功笔秃三千管,领节门排十六双**:形容功勋的累积如同用尽了三千管的毛笔,领节的排列如同十六排的军队。这里的“书功笔”和“领节门”都是形象的比喻,分别指的是记录功勋的文字和表示官阶的象征物,以此来强调功勋的累积和官职的高深。
3. **先揖耿弇声寂寂,今看黄霸事摐摐**:这里引用了两位历史人物——耿弇和黄霸的事迹。耿弇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将领,以其谦逊、贤能而著称;黄霸则是西汉时期的名臣,以治理有方、德政闻名。通过对比“声寂寂”与“事摐摐”,表达了对先贤谦逊与后世治理效能的赞美,同时也暗含对当时官场的隐喻与反思。
4. **时人欲识胸襟否,彭蠡秋连万里江**:最后一句以问句形式,提出一个问题:“当时的人都能理解他们的心胸与志向吗?”接着,以彭蠡(鄱阳湖)的秋水连着万里江为背景,寓意深远。彭蠡是江河汇流之地,象征着广泛而深厚的影响力,与前文的历史典故相呼应,强调了功勋与德政的影响深远,以及其对后世的启示与教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宏大的景象描绘,表达了对功勋与德政的崇敬,对历史人物的赞誉,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的现实进行了深刻反思,体现了杜牧对历史与人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