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é jiā
别家
qíng jiāng yàn yàn hán qiǎn shā gāo dī rào guō zhì qiū huā |
晴江滟滟含浅沙 高低绕郭滞秋花 |
niú gē yú dí shān yuè shàng lù zhǔ qiū liáng xī rì xié |
牛歌鱼笛山月上 鹭渚鹙梁溪日斜 |
wèi jùn yì xiāng tú ní jiǔ dù líng fāng cǎo qǐ wú jiā |
为郡异乡徒泥酒 杜陵芳草岂无家 |
bái tóu sāo shā yǐ zhù biàn guī zhào hé shí wén yà yā |
白头搔杀倚柱遍 归棹何时闻轧鸦 |
《别家》古诗词释义:
### 诗词解释
#### 第一段:
**晴江滟滟含浅沙, 高低绕郭滞秋花,**
晴朗的江水波光粼粼,含着细软的沙滩,高低错落的江水环绕着城郭,秋花在水中静静地停留。
**牛歌鱼笛山月上, 鹭渚鹙梁溪日斜,**
牛儿在月光下悠扬地唱着歌,鱼儿在水中吹着笛声,月升之时,鹭鸟栖息在沙洲,老鹰在溪边盘旋,夕阳西下。
#### 第二段:
**为郡异乡徒泥酒, 杜陵芳草岂无家,**
作为一郡之长却流落在异乡,只能借酒消愁,杜陵的芳草之地,哪有家的感觉?
**白头搔杀倚柱遍, 归棹何时闻轧鸦,**
白发渐增,倚靠在柱子上,不断地搔头,何时才能听到回家的船桨声,如乌鸦啼叫般远在天边?
#### 总体解读:
杜牧在这首诗中表达了离乡背井、远离故乡的漂泊之感。首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江景,而随后的两句则通过牛歌和鱼笛,描绘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境,然而月升与日斜的交替,又让人感到时光的流逝和孤独的深化。
“为郡异乡徒泥酒”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不满与无奈,同时也含蓄地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而“杜陵芳草岂无家”一句,则通过引用杜陵(长安附近的地方)这一地名,强调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即便身处异乡,也无法割舍那份对家的依恋。
最后,“白头搔杀倚柱遍, 归棹何时闻轧鸦”一句,以形象的白发和倚柱的动作,以及对归家之舟的期待,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无奈。整首诗以景写情,以情入景,表达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别家》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别家》是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归宿的渴望。这首诗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1. 自然景观的描绘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一幅晴朗江面上的秋景,江水柔和而清澈,含着浅沙,两岸的山花高低错落,呈现出秋天特有的色彩和气息。夜晚,江面和山间传来了牛歌和鱼笛的声音,这些声音与月光、鹭鹭和鹙梁的影子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这种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远方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 2. 社会生活的呈现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为郡异乡徒泥酒”这句话,展现了诗人在异乡为官,虽然生活无忧,但内心却充满了孤独和思乡之情。这里的“泥酒”并非指沉溺于酒中,而是形容诗人以酒自慰,试图在物欲和现实的困扰中找到一丝慰藉。同时,诗人自问“杜陵芳草岂无家”,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思念和对故乡生活的向往。这种对家乡的思念与自我处境的对比,增加了诗的深度和情感的张力。
### 3. 情感的抒发与反思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社会生活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诗人在自然的宁静与社会的纷扰之间寻找内心的平静,同时也对自身身处异乡的现状进行了反思。末尾的“白头搔杀倚柱遍,归棹何时闻轧鸦”表现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种情感的宣泄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挣扎。
综上所述,《别家》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的诗作,更是一首情感丰富、深思熟虑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故乡以及自我处境的深刻思考和复杂情感,展示了杜牧诗歌特有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