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dù zi èr shǒu
寄杜子二首
yàn tái shàng kè yì hé rú sì wǔ nián lái jiàn jiàn shū |
燕台上客意何如 四五年来渐渐疏 |
zhí dào mò pāo nán zi yè zāo shí hái yǔ gù rén shū |
直道莫抛男子业 遭时还与故人书 |
qīng yún mǎn yǎn yīng jiāo wǒ bái fà hún tóu shǎo hèn qú |
青云满眼应骄我 白发浑头少恨渠 |
wéi niàn xián zāi cuī dà ràng kě lián wú shì bù gē yú |
唯念贤哉崔大让 可怜无事不歌鱼 |
《寄杜子二首》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标题为《寄杜子二首》,以下是对其中内容逐段解释:
**第一段**:“燕台上客意何如,四五年来渐渐疏。”
这一段表达了一位客人在燕台上的情绪变化。燕台可能是某个集会或聚会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流逝(四五年来),与主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疏远。这里的“意何如”询问的是对方的感受或心情。
**第二段**:“直道莫抛男子业,遭时还与故人书。”
这一段强调了坚持正直道路的重要性,不抛弃身为男子的责任。在遇到合适的机会时,应该给老朋友写信,保持联系。这体现了杜牧对保持友谊和正直品质的重视。
**第三段**:“青云满眼应骄我,白发浑头少恨渠。”
这一句意味着,看到满眼的青云,应该感到骄傲(“应骄我”)。但是,头发白了(“白发浑头”)的时候,就少了一些遗憾(“少恨渠”)。这里在描述人生阶段的变化和随之而来的心情变化。
**第四段**:“唯念贤哉崔大让,可怜无事不歌鱼。”
最后一段提到崔大让(可能是指一个名字为“崔大让”的人)作为典范,表示对他品德和作为的赞赏。同时,这句话也有调侃之意,“可怜无事不歌鱼”似乎在说崔大让即使在闲暇时,也能找到乐趣,类似于“钓鱼”这样的活动,体现了对他的幽默和生活态度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直接陈述,反映了诗人对友情、人生阶段变化、正直品质及生活态度的思考和感慨。
《寄杜子二首》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寄杜子二首》是两首诗的合集,我们可以从这两首诗中解析出其深刻的情感和文学艺术特色。
### 诗一:“燕台上客意何如”
这首诗通过描绘燕台上一位客人的心理状态,反映了一种情感的变迁和对人生态度的探讨。开头的“燕台上客意何如”设置了一个悠远而凝重的场景,燕台通常与历史典故相关,如燕昭王筑台求贤,这里暗示了诗人和这位“上客”可能都曾有过远大的志向和抱负。然而,“四五年来渐渐疏”则表达了时间流逝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可能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个人际遇的不如意,或是生活琐事的侵扰,使得曾经的志同道合变得渐行渐远。
“直道莫抛男子业,遭时还与故人书”两句,强调了保持正直的品性和不失联系的重要性。在变幻莫测的世事面前,不要放弃自己的原则,即便在忙碌或疏远之时,也要不忘与老朋友书信往来,保持情感的连接。这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价值的坚守。
### 诗二:“青云满眼应骄我,白发浑头少恨渠”
第二首诗延续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青云满眼应骄我”,这里的“青云”象征着成功与显赫的地位,暗示了对他人成就的欣赏和对自己曾经梦想的肯定。诗人认为,看到别人的成功和自己的过去的努力,应该感到骄傲和满足,而非嫉妒或遗憾。
“白发浑头少恨渠”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当下态度的调整。白发通常象征着年华老去,但诗人用“少恨渠”(少了遗憾)来描绘这一状态,传递了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即使时间不再年轻,但仍保持乐观,减少对过去的遗憾,对未来的希望。这不仅仅是对个人状态的描述,也是对生活智慧的反思。
### 总结
杜牧的这两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人际关系、时间流逝和人生价值观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活的独特洞察。通过诗意的描绘,诗人鼓励人们保持正直、珍惜友情、乐观面对人生变化,以及在成功与挫折中找到内心的平衡,体现了高度的艺术价值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