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 jiāo
芭蕉
hóng xiá yī mǒ guǎng líng chūn dìng zi dāng yán shuì liǎn xīn |
红霞一抹广陵春 定子当筵睡脸新 |
què xiào chī kuī suí yáng dì pò jiā wáng guó wèi shuí rén |
却笑吃亏隋炀帝 破家亡国为谁人 |
《芭蕉》古诗词释义:
《芭蕉》这首诗的全文和含义如下:
红霞一抹广陵春, 定子当筵睡脸新,
却笑吃亏隋炀帝, 破家亡国为谁人?
解释:
1."红霞一抹广陵春":这里的"一抹"描绘出一片红霞轻柔地笼罩在广陵(扬州古称)的春日景色中,比喻春日的美丽景色。这里采用了象征手法,"广陵春"象征着繁华与美好。
2."定子当筵睡脸新":描述宴会场景,"定子"指一种精美的丝织品,这里代指宴会上的美女。"睡脸新"形容女子面带羞涩,宛如初醒,展现出一种温柔且带着一丝羞赧的美。此句描绘了一幅宴会上美女轻妆淡抹、羞涩迷人的画面。
3."却笑吃亏隋炀帝":此句转入对历史人物的讽刺。"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为了自己的享乐和政治野心,不惜劳民伤财,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衰败和自己的亡命。"却笑"表示诗人用一种嘲讽的态度来看待隋炀帝,暗示即便在享乐的盛宴中,隋炀帝依然逃脱不了国家破败、身死国亡的结局。
4."破家亡国为谁人":此句深化了讽刺的意味,指出隋炀帝所享受的繁荣与富庶,最终却是以家破国亡的悲剧收场。"为谁人"则强调这个结局是不值得的,没有人能从这个结局中获得真正的幸福与满足。
整首诗以美丽的春景和宴会上的女子形象为开头,随后通过历史人物的讽刺,表达了对奢华享乐所带来的最终恶果的批判,强调个人追求的短期满足无法改变历史进程和国家的命运。
《芭蕉》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这首《芭蕉》其实并非直接描述芭蕉这种植物,而是采用了借物寓言的修辞手法,通过描绘一幅与芭蕉不相干的场景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慨。标题虽然是“芭蕉”,但诗中的“红霞一抹广陵春,定子当筵睡脸新”似乎与芭蕉无关,实际上,杜牧在这里运用的是“借芭蕉喻”,以芭蕉为载体,通过诗中的具体意象来隐喻历史上的某些人物或事件。
首句“红霞一抹广陵春”描绘了一幅春日早晨,霞光映照下的广陵(扬州)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象征着隋炀帝杨广的辉煌时期。而“定子当筵睡脸新”则是以“定子”代指美女定妃(传说中与杨广关系密切的一位妃子),这里“睡脸新”既指定妃的容颜焕发,也暗含她在杨广面前的娇慵之态,暗示她享受着帝王宠爱的奢华生活。整句话通过形象的描绘,揭示了杨广时期宫廷生活的繁华与美好。
然而,后两句“却笑吃亏隋炀帝,破家亡国为谁人”则是全诗的关键,也是杜牧借物喻人的核心所在。在这里,杜牧直接点明了杨广(即隋炀帝)虽然拥有辉煌的权力和奢侈的生活,但最终却因过度挥霍、暴政而导致国家灭亡的悲剧。这两句以反问的形式,不仅对杨广的荒淫无度和导致隋朝衰败的命运进行了讽刺,同时也对历史上那些因贪图享乐、滥用权力而最终招致国家衰败的统治者发出了深沉的感慨。
杜牧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更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教训,提醒后人应从历史的教训中吸取智慧,避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