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luò zhōng èr shǒu

洛中二首

作者:杜牧 
xíng jiǎo xún cháng dào sì xī     yī zhī lí zhàng yī chán yī
行脚寻常到寺稀   一枝藜杖一禅衣
kāi mén mǎn yuàn kōng qiū sè     xīn xiàng lú fēng guò xià guī
开门满院空秋色   新向庐峰过夏归

《洛中二首》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洛中二首》中的第一首,描绘了作者在洛阳的一个简朴且孤独的出家生活。

1. **行脚寻常到寺稀, 一枝藜杖一禅衣**:
- **行脚**:指的是僧人外出行脚(行走、脚印),象征着僧人的云游和修行生活。
- **寻常到寺稀**:日常中很少会到寺庙,显示出作者出家生活可能较为隐居,不常参与大众的佛事活动。
- **一枝藜杖**:藜杖,一种用藜(一种植物)制成的手杖,象征朴素和简陋的行装。
- **一禅衣**:禅衣,佛教僧人所穿的袈裟,代表着出家僧侣的身份和修行生活。

2. **开门满院空秋色, 新向庐峰过夏归**:
- **开门满院空秋色**:诗人在清晨开门,看到的是满院子的秋色,秋色空旷而寂寥,给人一种清冷的氛围。
- **新向庐峰过夏归**:庐峰,指庐山,是佛教名山。诗人说明这是从庐山度过夏季后返回洛阳的场景。"新向"表明这是诗人最近从庐山回来的旅程。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简朴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简朴的出家生活和从庐山返回洛阳的场景,通过"空秋色"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清冷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佛学的追求。

《洛中二首》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洛中二首》是两首描写寺庙生活的诗歌,通过对寺庙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僧侣生活及自然景色的独到见解与感受。下面是这两首诗的赏析:

### 第一首:

**行脚寻常到寺稀,一枝藜杖一禅衣,开门满院空秋色,新向庐峰过夏归。**

- **行脚寻常到寺稀**:作者以“行脚”形容僧侣的日常行程,即在寺与寺之间穿行,暗示僧侣生活的简朴与流动性。“寻常到寺稀”则强调了僧侣并不频繁地造访寺庙,反映了寺庙生活的一种常态,也是僧侣与世隔绝,追求内心宁静的体现。

- **一枝藜杖一禅衣**:通过“藜杖”和“禅衣”这样的描述,作者简洁而生动地勾勒出僧侣的形象。藜杖是僧侣行脚的必备工具,禅衣则是他们修行的象征。这一句通过物品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僧侣的生活方式,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形象。

- **开门满院空秋色,新向庐峰过夏归**:这一句描绘了寺庙秋日的景象。寺庙的大门打开,迎接的是满院的秋色,一种宁静、清寂的氛围油然而生。通过“空”字,表达了秋天的寂寥,同时也隐含着寺庙生活的淡泊与内敛。最后,“新向庐峰过夏归”则点明了时间的变换,说明僧侣在庐峰度过炎热的夏季后归来,这种季节的更替,也反映了寺庙生活的时间流转和平和节奏。

### 第二首:

**略**:没有提供第二首诗的具体内容。基于上述第一首诗的赏析,可以推测第二首诗可能同样通过对寺庙生活细节的描写,表达作者对于自然与内心的思考,以及对于僧侣超然生活方式的欣赏。

整体来看,杜牧的《洛中二首》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寺庙生活独有的宁静与内敛之美,以及作者对于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洞察。诗歌在表达形式上简洁而富有深意,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平和与宁静。

杜牧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