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n rì jì xǔ hún xiān bèi
春日寄许浑先辈
hé chǔ chuī jiā bó mù tiān sāi yuán gāo niǎo méi láng yān |
何处吹笳薄暮天 塞垣高鸟没狼烟 |
yóu rén yī tīng tóu kān bái sū wǔ zhēng jìn shí jiǔ nián |
游人一听头堪白 苏武争禁十九年 |
hǎi lù wú chén biān cǎo xīn róng kū bú jiàn lǜ yáng chūn |
海路无尘边草新 荣枯不见绿杨春 |
bái shā rì mù chóu yún qǐ dú gǎn lí xiāng wàn lǐ rén |
白沙日暮愁云起 独感离乡万里人 |
hú chú chuī dí shàng gāo tái hán yàn jīng fēi qù bù huí |
胡雏吹笛上高台 寒雁惊飞去不回 |
jǐn rì chūn fēng chuī bù sàn zhǐ yīng fèn fù kè chóu lái |
尽日春风吹不散 只应分付客愁来 |
《春日寄许浑先辈》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所作,标题为《春日寄许浑先辈》。全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许浑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感慨与历史的反思。以下是逐段解释:
1. **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在这首诗的开篇,诗人描绘了傍晚时分,边塞之地吹响胡笳,夕阳映照下,高飞的鸟儿在空中盘旋,远处的狼烟似乎已消散。这句诗营造出了一种边疆特有的氛围,既有壮丽之感,又含有一丝苍凉。
2. **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诗人通过“游人”听到笳声后的反应,联想到古代的英雄人物苏武,他在北国囚禁了十九年。这里不仅展现了笳声对人的强烈情感冲击,同时也通过苏武的故事,表达了对忠诚与坚守的赞颂,同时也寓含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感慨。
3. **海路无尘边草新,荣枯不见绿杨春**:诗人描绘了海路无尘,边疆草原呈现出一派新生的景象,但这一切仿佛与季节的更替无关,春日的绿杨并未带来生机。这里通过对比“边草新”与“绿杨春”,表达了对现状与理想之间差异的思考,隐含了对时局的忧虑。
4. **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傍晚时分,白沙之上愁云密布,诗人独自感怀,思念着远方的亲友。这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了对离乡之人的深切关怀与同情。
5. **胡雏吹笛上高台,寒雁惊飞去不回**:在高台上,胡人的孩子吹着笛子,惊扰了天空中的大雁,它们飞离后不再回来。这句描绘了边塞生活的独特风情,同时也暗含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世变迁的感慨。
6. **尽日春风吹不散,只应分付客愁来**:整日里,春风虽至,却未能吹散心中的愁绪。最后的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无论外界如何变迁,心中的忧愁依旧难以排遣。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离别和人生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边塞的自然景色,融入了个人的思绪和历史的感慨,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忠诚、坚守和离别的思考。
《春日寄许浑先辈》古诗词赏析:
《春日寄许浑先辈》这首诗由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所作,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结合历史人物苏武的典故,以及边塞的环境和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许浑的深厚情谊,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边防、历史变迁以及个人命运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开篇与情境设定
首句“何处吹笳薄暮天”,以吹笳的声音作为开篇,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深沉的氛围,暗示着边塞的辽阔与时间的流逝。薄暮的天空下,声音悠长,引人入胜。
### 苏武与时间的流逝
“塞垣高鸟没狼烟,游人一听头堪白。”这里的“狼烟”代表着战争与边境的紧张状态,而“高鸟没”则描绘了塞外辽阔的景象。听到吹笳声的游人,不禁感慨于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无情,仿佛听到了岁月的叹息,令人思考个人命运与历史长河的相对渺小。
### 对自然与生命的观照
“海路无尘边草新,荣枯不见绿杨春。”这句描绘了春日的清新景象,与前文的苍凉形成对比,暗示着自然界的生命力是永恒的,不受时间和环境的束缚。通过“海路无尘”和“边草新”传达出一种新生的希望,与“荣枯不见”形成微妙的反差,强化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 离情别绪与个人感慨
“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黄昏时分,白沙滩上,愁云密布,诗人感慨于与友人的离别,万里之遥,情感深挚。这种离别不仅仅是空间上的远离,更是心灵上的距离,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自身处境的孤独感。
### 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胡雏吹笛上高台,寒雁惊飞去不回。”这里运用了“胡雏”的典故,与之前提到的苏武相呼应,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边塞文化的交融。胡笛声起,寒雁惊飞,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边塞生活和文化变迁的一种隐喻。
### 总结与情感升华
“尽日春风吹不散,只应分付客愁来。”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和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最后一句“只应分付客愁来”,直接点明了主题,即春风吹不尽的愁绪,也暗含了诗人与友人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的历史典故运用,以及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历史与自然、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交织的图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