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ǎo qiū kè shě
早秋客舍
hán kōng dòng gāo chuī yuè sè mǎn qīng zhēn |
寒空动高吹 月色满清砧 |
cán mèng yè hún duàn měi rén biān sī shēn |
残梦夜魂断 美人边思深 |
gū hóng qiū chū sài yī yè àn cí lín |
孤鸿秋出塞 一叶暗辞林 |
yòu jì zhēng yī qù tiáo tiáo tiān wài xīn |
又寄征衣去 迢迢天外心 |
《早秋客舍》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早秋客舍》通过描绘一个早秋时节客居他乡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思乡之情。下面逐段解释诗的每一句含义:
1. **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这句话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天空虽未到寒冷,但高空中已有风吹过,似乎预示着季节的变换。月光洒满大地,砧杵声声,这一声音常用来象征思乡之情,因为古时人们会用敲打衣物(砧)的方式来为远行的人准备衣物,这份声音在秋夜显得格外清冷,充满离别的凄凉。
2. **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这里写的是客居者在夜晚难以入眠,脑海里不断浮现与亲人尤其是恋人的记忆,如同破碎的梦一样断断续续,内心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这里的“美人”既指代对亲人的思念,也可能是具体思念的某个人,比如恋人或家中某位特别的亲人。
3.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用“孤鸿”象征孤独的旅人或远离家乡的人,秋天的鸿雁南飞,预示着归家,但诗中“出塞”暗示是远离家乡之意,表达了一种在异乡的孤独与漂泊感。“一叶暗辞林”描绘的是秋天叶子渐落,万物凋零的景象,暗含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伤感与无奈。
4. **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在这样的思乡情绪中,诗人决定再给远方的亲人寄去衣物(征衣),这一行为既有对亲人的关心,也是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的思念。而“迢迢天外心”则强调了这份思念的距离之长和难以触达,寄寓了对亲人深深的牵挂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的描绘,细腻地展现了作者在早秋时节客居他乡时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早秋客舍》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这首《早秋客舍》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哀愁的诗作,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旅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离别的深刻体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开篇即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秋夜图景,"寒空"象征着环境的凄清,"高吹"指高处的风声,给人一种孤独和不安的感觉。"月色满清砧"则描绘了一幅月光洒满砧板的画面,砧板常用来捣衣,此处象征着离别和思念。整句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离别感。
2. **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这一句由自然景物过渡到对人的思念,"残梦"象征着短暂而破碎的梦境,"夜魂断"则表达了一种深沉而强烈的思念之情。"美人边思深"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边疆遥远,思虑深重。
3.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这两句进一步展开对离人的描绘,"孤鸿"指的是孤独飞翔的大雁,象征着离家远行的人,"秋出塞"强调了时间的季节性和行程的艰难。"一叶暗辞林"则用落叶离开枝头的形象,隐喻离人离开家园,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离别之苦。
4. **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结尾两句深化了主题,"又寄征衣去"表明诗人又寄送衣物给远方的人,这既是对远方亲人的关爱,也是思念的表现。"迢迢天外心"则是以距离感加强了思念的深重,天外之远,心却紧紧相连,体现了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抒发,构建了一幅早秋客舍的孤独与思念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深切的关怀和思念,同时也反映了人生中离别与相思的普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