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éng gù rén
逢故人
nián guāng hé tài jí shū hū yòu qīng chūn |
年光何太急 倏忽又青春 |
míng yuè shuí wéi zhǔ jiāng shān àn huàn rén |
明月谁为主 江山暗换人 |
yīng huā qián yùn lǎo róng lè jiàn chéng chén |
莺花潜运老 荣乐渐成尘 |
yáo yì zhū mén liǔ bié lí yīng gèng pín |
遥忆朱门柳 别离应更频 |
《逢故人》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这首诗《逢故人》表达出对时光飞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年光何太急,倏忽又青春,**
这句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感慨。诗人感叹时光飞逝,转眼间又到了春日的青春季节。这里的“年光”指的是时间,“何太急”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惊讶和感叹,“倏忽”则强调时间流逝的迅速。
2. **明月谁为主,江山暗换人,**
这句探讨的是月光下景色与人事的变迁。诗人问道,明月之下,是何人在主宰这一切?似乎暗示着无论是在明亮的月光下,还是在壮丽的江山之间,人物的更迭和变迁是无法控制的。这里的“主”字含义丰富,既可理解为“主宰”、“主人”,也可解读为“中心”、“焦点”,表达了人事的易变和不可预知。
3. **莺花潜运老,荣乐渐成尘,**
这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比喻人生的衰老和世事的变迁。莺歌燕舞、春花烂漫代表着生机与青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美好终将变为尘土。这里的“潜运老”指的是一种缓慢但不可逆转的过程,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人生必然走向衰老。
4. **遥忆朱门柳,别离应更频。**
这句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尤其是对与故友一同度过的时光的怀念。诗人遥想在朱门(富贵人家的宅第)前的柳树下与故人离别的情景,预示着未来可能会更加频繁地经历离别的痛苦。这里的“朱门”象征着富贵和美好,而“柳”在古代诗词中常与离别相关联,暗示着别离的悲伤。
整首诗通过对时光、人事的深刻感慨,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与故人别离的哀伤。
《逢故人》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这首《逢故人》从几个不同的层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首句“年光何太急,倏忽又青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这里的“青春”不仅指自然界的春天,也暗喻人生的青春时期。诗人以“年光”和“青春”的对比,突出了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让人感受到时间的紧迫感。
接下来的“明月谁为主,江山暗换人”两句,将自然景物与人事变迁相联系,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明月自古以来是寄托思念和美好情感的象征,但月圆月缺,时间流转,而“江山”代指社会、政治环境,“暗换人”则表明人事的更迭与变化。这两句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是对社会人事变迁的隐喻,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
“莺花潜运老,荣乐渐成尘”则进一步描绘了岁月的无情。莺啼花落,是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象征着生命的凋零和衰败。荣华富贵终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变成历史的尘埃。这两句用形象的自然景象,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最后,“遥忆朱门柳,别离应更频”以“朱门柳”作为回忆的寄托,朱门即豪门大宅,柳在古诗词中常与离别相关联。诗人遥想故人,记忆中他们曾共赏的朱门柳影,现在是否依然?而这种回忆与联想,无疑勾起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感慨,别离的频率似乎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增加,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与重逢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和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当下处境的忧虑。杜牧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将个人体验与更广泛的哲学思考相结合,使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