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ng ān yè yuè
长安夜月
gū zhōu tiān jì wài qù lù wàng zhōng shē |
孤舟天际外 去路望中赊 |
pín bìng yuǎn xíng kè mèng hún duō zài jiā |
贫病远行客 梦魂多在家 |
chán yín qiū sè shù yā zào xī yáng shā |
蝉吟秋色树 鸦噪夕阳沙 |
bù nǐ chè shuāng bìn tā fāng zhì suì huá |
不拟彻双鬓 他方掷岁华 |
《长安夜月》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长安夜月》是一首深邃的五言律诗,其中描绘了诗人漂泊他乡,思念故乡的情景,同时流露出其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以下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1. **孤舟天际外, 去路望中赊**:
这句描绘了一个孤独的舟影,漂浮在广阔的天边,暗示诗人远离家乡,独自一人在远方流浪。"赊"在这里是延后的意思,表明诗人向前的路途漫长而遥远,需要时间去走完。
2. **贫病远行客, 梦魂多在家**:
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因贫病而不得不远行,但心灵深处却渴望回到故乡。"贫病"表明了他旅途中的困难,而"梦魂多在家"则表达了他对家的深深思念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3. **蝉吟秋色树, 鸦噪夕阳沙**:
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途中所见的景象。蝉鸣在秋树上,鸦噪在夕阳下的沙地上,营造了一种秋天黄昏时分的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这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他或许在自然中找到了一种与故乡相似的宁静,但也感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孤独。
4. **不拟彻双鬓, 他方掷岁华**: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慨。"不拟彻双鬓"意味着他不打算让自己的双鬓完全变白,即不打算在青春消逝中度过一生,显示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的珍惜。"他方掷岁华"则可能是在表达他希望在另一个地方,通过努力或改变,能够更好地利用剩余的时间,暗示了他对未来的积极态度和改变命运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长安夜月》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长安夜月》以淡淡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富有深意的长安夜景图,同时,诗中蕴含的深沉情感和哲思,让人在悠长的诗句中品味出诗人的孤寂、悲凉与坚韧。
首联“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描绘了一幅远离人群、孤独漂泊的景象。诗人的行舟已经远遁天边,远离了世俗的喧嚣,去路变得遥不可及,暗示了诗人在旅途中面对的孤独和艰难。这不仅仅是旅途上的艰辛,也是心灵上的孤寂,以及与故乡、与亲人相隔千里的痛楚。
颔联“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身处贫病中的旅人,他的思绪和梦魂却经常游离在这远离家园的旅途之上,思念故乡与家的温暖。这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表达,也反映了人在困境中对情感归宿的渴求和向往。
颈联“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哀愁的氛围。秋日的蝉鸣声与夕阳下乌鸦的聒噪声交织在一起,不仅渲染了傍晚时分的凄凉,更象征着诗人在孤独与困境中挣扎的心情。自然界的声响与情感的共鸣,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深深的孤独和忧郁。
尾联“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抉择和对时光的感慨。诗人并未打算让自己的双鬓完全白发苍苍,而是想要在未来的岁月中有所作为,不愿意虚度时光。这既是对自己的勉励,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追求。在面对生活的艰难与困境时,诗人展现出了积极向上的态度,即使在逆境中也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综上所述,《长安夜月》不仅是一首描绘长安夜晚景色的诗歌,更是杜牧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贫穷、疾病等困境时的坚韧与坚持,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与憧憬。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既有深沉的意境,又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是杜牧诗歌创作中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