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n huái
春怀
dōng xī nà yǒu ài chū chù qǐ xū xīn |
东西那有碍 出处岂虚心 |
xiǎo rù dòng tíng kuò mù guī wū xiá shēn |
晓入洞庭阔 暮归巫峡深 |
dù jiāng suí niǎo yǐng yōng shù gé yuán yín |
渡江随鸟影 拥树隔猿吟 |
mò yǐn gāo táng qù kū miáo dài zuò lín |
莫隐高唐去 枯苗待作霖 |
《春怀》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这首《春怀》是一首描绘春天季节特征和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段解释:
1. **东西那有碍,出处岂虚心**:这句诗意在表达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东西那有碍"暗示了季节更迭的自然规律,不论东西南北,春天的到来没有什么能阻挡的;"出处岂虚心"则表达了春天的万物生长不是出于虚妄,而是自然规律的体现,真实而坚定。
2. **晓入洞庭阔,暮归巫峡深**:这里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晓入洞庭阔"意味着清晨,洞庭湖(位于湖南,是湖南著名的湖泊)的水面广阔,春意盎然;"暮归巫峡深"则描绘了傍晚时分,巫山(位于重庆)的峡谷深邃,景色与白天迥异。这两个景象共同展现了春天从晨至暮不同时间段的美丽。
3. **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这句诗描绘的是春天里动物的活动场景。"渡江随鸟影"可能指的是江面偶尔掠过的鸟影,与春天飞翔的鸟儿相对应;"拥树隔猿吟"则是形容猿猴在树间嬉戏,时而发出悦耳的叫声。这些生动的场景增添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4. **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这句诗有更深的寓意。"莫隐高唐去"引用了楚辞中关于巫山神女的故事,这里借以警示不要让那些不可靠的、变幻无常的事物(比如过去的爱情或空洞的承诺)影响到自己,暗示了诗人在情感上的某种决断。"枯苗待作霖"则表达了期待一场雨,滋润大地,让干枯的植物得到复苏。这里借以隐喻对生活中的困境或挫折,期盼通过某种力量(可能象征着外界的援助或内心的转变)带来改变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春怀》不仅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还蕴含了诗人对人生、情感和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杜牧在诗歌中对自然与人类情感细腻而深刻的表达。
《春怀》古诗词赏析:
《春怀》这首诗,作者杜牧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春日特有的景象和内心情感的波动,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人生和宇宙深邃的思考。
首联“东西那有碍,出处岂虚心”,以自然界的无垠广阔,象征人世的无限可能,表现出作者对自由和开放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
颔联“晓入洞庭阔,暮归巫峡深”描绘了春日的清晨与黄昏,洞庭湖的辽阔和巫峡的幽深,通过时空的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深远,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广阔与深远。
颈联“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形象地描绘了江面的动态和山林的静谧,鸟儿的自由飞翔与猿猴的啼鸣,既是自然界的生命活力的展现,也寓意着诗人内心对自由和生命力的向往。
尾联“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正义的呼唤。这里,“高唐”本指神话中的仙境,象征避世或逃避现实,而“枯苗待作霖”则表达了对社会底层困境的关注,希望如甘霖一般给予人们希望与援助。这一句不仅体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也暗示了其对于改变现实、促进社会公正的愿望。
整体来看,杜牧的《春怀》不仅是一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更是一首深具人文关怀的抒情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杜牧诗作中的哲理性和情感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