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yǒu rén
送友人
huǒ yún chū shì miè xiǎo jiǎo yù wēi qīng |
火云初似灭 晓角欲微清 |
gù guó xíng qiān lǐ xīn chán hū shù shēng |
故国行千里 新蝉忽数声 |
shí háng réng fǎng fú dù rì gèng fēn míng |
时行仍仿佛 度日更分明 |
bù gǎn pín qīng ěr wéi yōu bái fà shēng |
不敢频倾耳 唯忧白发生 |
《送友人》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杜牧所作,名为《送友人》,内容充满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担忧。以下是逐段解释:
### 火云初似灭, 晓角欲微清
这句诗描绘了清晨景象,刚升起的阳光逐渐消散了残余的云彩,晨角(清晨的号角声)在清新的空气中显得微弱而清晰。这里隐含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离别前的宁静氛围。
### 故国行千里, 新蝉忽数声
“故国行千里”意味着友人将离开熟悉的故乡,踏上千里之外的旅程。“新蝉忽数声”则描绘了在旅途开始时,友人耳边传来了蝉鸣声。蝉声在诗中常被用来象征夏天和时间的流逝,这里既是对友人即将远离故乡的感慨,也是对离别时刻的自然景象的描绘。
### 时行仍仿佛, 度日更分明
“时行仍仿佛”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友人的身影在诗人心中逐渐变得模糊,这里体现了对离别的不舍和对友人远去的无奈。“度日更分明”则强调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友人离别对诗人情感的愈发清晰和深刻,每天都在提醒诗人离别的痛苦和对友人的思念。
### 不敢频倾耳, 唯忧白发生
“不敢频倾耳”表达了诗人担心在频繁听闻友人消息时,自己的听力会因此受损,或者更深层地表达出诗人害怕时间的流逝,害怕听太多离别的消息会加快自己的老去。“唯忧白发生”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焦虑和担忧,担心离别和思念会让自己的头发过早变白,体现了对友人离别后自己内心衰老的深切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清晨景象、离别情境、时间流逝的深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感情真挚,诗意深远。
《送友人》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送友人》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离别时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句“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绘。火云的消失象征着炎热的夏去秋来,而晓角的微清则预示着清晨的宁静和清新,营造出一种由热转凉、由喧嚣到宁静的自然变迁之感,暗含着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2. **“故国行千里”**,点明了友人即将远离故乡,前往远方。这一句简练却充满了情感,既表达了对朋友长途跋涉的担忧,也寄托了对故乡深深的怀念。
3. **“新蝉忽数声”**,通过自然界的蝉鸣来增添离别的哀愁。新蝉的叫声,既代表着季节的更迭,也是友人即将离开的信号,唤起了诗人对离别时刻的感伤。
4. **“时行仍仿佛,度日更分明”**,这两句诗描绘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日复一日的分别之痛。通过“时行”(指朋友的前行)和“度日”(指时间的流逝)的对比,强调了离别后的孤独和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
5. **“不敢频倾耳,唯忧白发生”**,这是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友情的珍惜。诗人不敢经常倾听朋友的脚步声,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会因岁月的流逝而生出白发。这句话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对时光匆匆的无奈和忧虑。
综上所述,杜牧的《送友人》通过景物的描绘、情感的抒发,以及对离别、时间、友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哀愁和不舍,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蕴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