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ǎo wàng
晓望
chuāng xū zhěn diàn liáng qǐn juàn yì xiāo xiāng |
窗虚枕簟凉 寝倦忆潇湘 |
shān sè jǐ shí lǎo rén xīn zhōng rì máng |
山色几时老 人心终日忙 |
sōng fēng bàn yè yǔ lián yuè mǎn táng shuāng |
松风半夜雨 帘月满堂霜 |
pǐ mǎ hǎo guī qù jiāng tóu jú zhèng xiāng |
匹马好归去 江头橘正香 |
《晓望》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晓望》诗表达了诗人清晨望窗外时所感受的自然与内心的深刻联系,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每一句的逐段解释:
1. **窗虚枕簟凉,寝倦忆潇湘。** “窗虚枕簟凉”描绘了清晨,窗边的凉意透过薄薄的床席传来,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这里使用“虚”字,可能强调了室内空气的清新与窗外凉风的对照。“寝倦忆潇湘”则是在这种宁静的氛围中,诗人的思绪开始游走,怀念起潇湘的美景。潇湘,泛指湘江流域的风景名胜,通常与山水之美、宁静之境联系在一起,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怀念。
2. **山色几时老,人心终日忙。** 这两句诗对人生的无常和忙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山色几时老”是诗人对自然永恒之美的感慨,而“人心终日忙”则揭露了人类生活的忙碌与纷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无奈和感慨。
3. **松风半夜雨,帘月满堂霜。** “松风半夜雨”描绘了深夜的寂静中,松树摇曳的声音与细雨的交织,给人一种安宁而略带忧伤的氛围。“帘月满堂霜”则是在清晨或夜晚,月光透过窗帘,洒满整个房间的景象,加上霜的点缀,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凄清的美。
4. **匹马好归去,江头橘正香。**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想要归隐之意。“匹马好归去”用马匹的奔跑比喻诗人内心的渴望,想要离开繁华尘世,归隐山林。而“江头橘正香”则在视觉和嗅觉上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橘树正值果实累累,香气四溢,暗示了一种清新、宁静和满足的生活状态,呼应了诗人的归隐之心。
整首诗通过清晨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世界的对比与映照,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忙碌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晓望》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晓望》诗,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互交融的诗作。通过对清晨景象的细致观察,诗人将个人的思绪与外界环境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富有哲思的氛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起笔的冷静与渴望**:首句“窗虚枕簟凉”描绘了一幅清晨宁静的景象,通过“虚”和“凉”两个词,不仅营造出室内的清冷与空旷,也暗示了诗人清晨初醒时的清醒与冷静。接着的“寝倦忆潇湘”则是在这平静之中引入了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远方(潇湘)的思念与向往,展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波澜。
2. **对比与反思**:“山色几时老,人心终日忙”两句,通过自然与人的对比,体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忙碌。山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老去,而人心则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显得疲惫不堪。这样的对比,不仅揭示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不同特点,也引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层次思考。
3. **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松风半夜雨,帘月满堂霜”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光影变幻。松风拂面,夜雨滴落,帘外月光如霜,满室清冷。这样的自然景观既是诗人情感寄托的载体,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情感的和谐共存。
4. **结尾的决绝与期待**:“匹马好归去,江头橘正香”收尾两句,充满了决绝与期待。诗人似乎对当前的生活状态感到疲惫,渴望逃离这忙碌的世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就如同归隐田园的意境。而“江头橘正香”则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仿佛远方的橘香带来了一丝安慰,让诗人在即将离开之际,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总的来说,杜牧的《晓望》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感观察力,以及在忙碌生活中对宁静与自由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清新的自然风景画,更是一曲深沉的内心独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