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shān sì

山寺

作者:杜牧 
fān shī qù yōu yōu     tíng ráo sù dù tóu
帆湿去悠悠   停桡宿渡头
luàn yān mí yě àn     dú niǎo chū zhōng liú
乱烟迷野岸   独鸟出中流
péng yǔ yán xiāng mèng     jiāng fēng zǔ mù qiū
篷雨延乡梦   江风阻暮秋
tǎng wú shēn wài shì     gān lǎo xiàng piān zhōu
傥无身外事   甘老向扁舟

《山寺》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山寺》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夜晚停泊在渡口,独自观赏山寺周边景色的幽静画面,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以下是逐句解释:

1. **帆湿去悠悠, 停桡宿渡头**:船只的帆被雨水打湿,随风悠悠地行进着。船只在渡口停留下来,主人暂时休憩。首句描绘了一幅船行雨中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旅途状态。

2. **乱烟迷野岸, 独鸟出中流**:野岸上烟雾缭绕,显得一片迷蒙。一只孤独的鸟儿在江中心飞过。这一句通过“乱烟”与“独鸟”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空旷、静谧的氛围。

3. **篷雨延乡梦, 江风阻暮秋**:雨滴落在船篷上,仿佛延长了诗人思乡的梦。江风伴随着晚秋的凉意,阻碍着归途的脚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但心中仍然牵挂着故乡的情感。

4. **傥无身外事, 甘老向扁舟**:如果生活中没有多余的杂事,甘愿终老在这小小的扁舟上。最后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对摆脱世俗束缚、享受自然之美的渴望。

整首诗以山水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找到的宁静与自我解脱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烦恼的超脱。

《山寺》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山寺》这首诗,通过描绘出一幅秋日山寺周边的静谧与孤独之景,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包含着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又融入了个人的内心体验和对生活的反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帆湿去悠悠, 停桡宿渡头”**:开篇即描绘出一幅航行途中的景象,船只在细雨中缓缓前行,显得既宁静又略带孤独感。此处的“湿”字,不仅描绘了天气的湿润,也暗示了航行的艰难与持续性,预示着旅途的漫长和不确定性。

2. **颔联“乱烟迷野岸, 独鸟出中流”**:通过“乱烟”和“独鸟”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和孤独。乱烟给人以模糊、不清晰的视觉感受,暗示了环境的朦胧美和某种不可言说的哀愁。而“独鸟出中流”则与“独鸟”呼应,使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通过对比(群烟与孤鸟),强化了环境的孤独与诗人内心的孤寂。

3. **颈联“篷雨延乡梦, 江风阻暮秋”**:这一联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篷雨似乎在延续着乡愁,让人想起家乡的雨景和温暖的记忆。而“江风阻暮秋”则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暗含了对时光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面对生活的挑战时的无力感。

4. **尾联“傥无身外事, 甘老向扁舟”**:在前文铺垫的基础上,诗人表达了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这句话暗示了在繁忙的世事中,诗人渴望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甘愿过着与世无争、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这不仅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可能包含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逃避与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个人生活选择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杜牧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修辞,成功地构建了一幅引人深思的画面,让读者在感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体会到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哲学思考。

杜牧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