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ì guī
忆归
hé huā jiān liǔ yè bǐ cǐ bù shèng qiū |
荷花兼柳叶 彼此不胜秋 |
yù lù dī chū qì jīn fēng chuī gèng chóu |
玉露滴初泣 金风吹更愁 |
lǜ méi gān qì zhuì hóng liǎn hèn piāo liú |
绿眉甘弃坠 红脸恨飘流 |
tàn xī shì yóu zi shào nián hái bái tóu |
叹息是游子 少年还白头 |
《忆归》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忆归》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一位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每一句诗都有其独特而丰富的含义:
1. **荷花兼柳叶,彼此不胜秋**:这两句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荷花与柳叶,都是夏日常见的植物,但在秋季,它们却因季节的变换而显得格外脆弱和凄美,不能承受秋日的萧瑟,暗示着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
2. **玉露滴初泣,金风吹更愁**:这句诗进一步描述了秋季特有的自然现象——清晨的露珠像眼泪一样滴滴答答,金风(即秋风)吹过,带来更多的愁绪。这里,自然界的元素被赋予了人的情感,玉露和金风成为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媒介。
3. **绿眉甘弃坠,红脸恨飘流**:这两句诗通过比喻,将人的面部特征与情感体验结合,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面对离散和漂泊的无奈与痛苦。绿眉代表的可能是深思熟虑、沉重的思绪,甘弃坠可能是指愿意放弃某些事物以换取某种结果的决定;红脸恨飘流则表达了因为离散和漂泊而产生的遗憾和痛恨。
4. **叹息是游子,少年还白头**:最后一句直抒胸臆,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一位游子的叹息,表达了其虽年轻却已经经历了沧桑,白发苍苍的无奈和哀愁。这不仅仅是对自然老去的感慨,更是对远离家乡、四处漂泊、失去青春的哀悼。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游子情感的深刻刻画,营造出一种哀婉、悲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忆归》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忆归》一诗,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作者的内心情感和人生感慨,给人一种深邃而哀婉的美感。
诗的首句“荷花兼柳叶,彼此不胜秋”就奠定了全诗悲凉的基调。荷花与柳叶,本是夏末秋初常见的景象,但在诗人的笔下,它们却“不胜秋”,即承受不住秋的寒冷与萧瑟。这里的“不胜”,不仅是指自然景观的变化,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秋天的到来,不仅是自然季节的更迭,也是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深深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玉露滴初泣,金风吹更愁”,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悲凉的情绪。玉露,象征着晶莹纯净却带有一丝寒意;金风,即秋风,富含丰收之感,但同时带来了凉意与寂寞。这两句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自然界的景物以情感色彩,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绿眉甘弃坠,红脸恨飘流”两句,通过对荷花与柳叶状态的描述,再次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无奈与伤感。“绿眉”和“红脸”分别指代荷花与柳叶,这里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它们在秋风中的衰败状态。“甘弃坠”和“恨飘流”,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美好事物离散的无奈与遗憾,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时光飞逝、青春易逝的感慨。
最后,“叹息是游子,少年还白头”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游子。游子在外漂泊,年少时满怀壮志,但最终却在岁月的流逝中白了头,饱含了人生无常、岁月不待人的感慨。这两句不仅是诗人个人经历的写照,也是对所有经历过时光洗礼的人们的共鸣,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对于时间的深思。
综上所述,杜牧的《忆归》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伤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抒情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