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ǒu jiàn ( huáng zhōu zuò )

偶见(黄州作)

作者:杜牧 
xīn chéng fēi gù lǐ     zhōng rì xiǎng chái jiōng
新城非故里   终日想柴扃
xīng bà huā hái luò     chóu lái jiǔ yù xǐng
兴罢花还落   愁来酒欲醒
hé rén chū fā bái     jǐ chù luàn shān qīng
何人初发白   几处乱山青
yuǎn yì xiāng jiāng shàng     yú gē duì yuè tīng
远忆湘江上   渔歌对月听

《偶见(黄州作)》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这首《偶见》(黄州作)是一首描绘诗人异乡游历时内心感慨的诗。下面逐段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1. **新城非故里,终日想柴扃** - 这一句表明诗人身处并非自己故乡的新城,整日思念着故乡的柴扉。柴扃(jiōng)指的是用柴火做成的门闩,这里用来象征家的门户。诗人通过这种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对故土深深的怀念。

2. **兴罢花还落,愁来酒欲醒** -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情绪高涨(兴)之后的消散,就像花朵在盛放之后会凋谢。同时,当心情低落(愁)时,即使是借酒浇愁,也只是暂时的麻醉,酒醒之后,忧愁依旧。这两句反映了诗人情绪的波动和内心的孤独。

3. **何人初发白,几处乱山青** -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的结合。初发白指的是头发开始变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衰老。几处乱山青,是在说在一片青山中,有些山头是青色的,有些可能是被云雾遮蔽,暗示人生的多变和不可预测。整句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4. **远忆湘江上,渔歌对月听** - 最后一句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诗人回忆起在湘江边的情景,那里有着清新的空气,宁静的水波,以及渔民的歌声在月光下回荡。这一场景既代表了诗人的理想生活状态,也寄托了他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离乡别井、漂泊他乡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过往生活和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偶见(黄州作)》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这首《偶见(黄州作)》深含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生哲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1. 情感主题与背景

诗人在黄州所作,体现了诗人对远离故土、失去往日生活状态的怀念。"新城非故里"一句,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远离自己熟悉的居住地和习惯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过往的深切怀念。"终日想柴扃","柴扃"指柴门,这里用来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简单而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或无奈。

### 2. 描写手法与意象

诗中多用自然意象来渲染情感,如"兴罢花还落",通过花开花落这一自然现象来象征人生兴衰无常,暗示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愁来酒欲醒"一句,酒本是消愁之物,但诗人愁绪无法排解,暗示了深重的内心情感。

### 3. 结构与韵律

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属于五言律诗。五言律诗在音韵、节奏上要求较为严格,每两句构成一个对仗,形成了诗歌的对称美。这首诗虽然语言朴素,但情感真挚,句句相连,构成了一种流水般的情感流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

### 4. 意境与思想深度

诗中"何人初发白"一句,"初发白"喻指人生从青壮年步入老年,象征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衰老,暗含着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几处乱山青"则描绘了远山青翠,但"乱"字暗示了景象的不和谐,或诗人内心的不安与迷茫。最后"远忆湘江上,渔歌对月听"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一种憧憬和向往,希望能远离尘嚣,在宁静的湘江畔,听着渔歌,对着明月,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学思考。

杜牧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