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hòu chí fàn zhōu sòng wáng shí xiù cái

后池泛舟送王十秀才

作者:杜牧 
duō wèi cái shī bù zhú xuān     yǒu shí níng sī guò cháo hūn
多为裁诗步竹轩   有时凝思过朝昏
piān chéng gǎn dào huái jīn pú     yín kǔ wéi yīng shì lǐng yuán
篇成敢道怀金璞   吟苦唯应似岭猿
mí xīng měi cán huā yuè xī     jì chóu zhǎng zài bié lí hún
迷兴每惭花月夕   寄愁长在别离魂
píng jūn bǎ juǎn qīn hán zhú     lì jù shí chuán huà jǐ mén
凭君把卷侵寒烛   丽句时传画戟门

《后池泛舟送王十秀才》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后池泛舟送王十秀才》这首诗,不仅是一首送别诗,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和对友谊的珍惜。下面我们逐句解读:

1. **多为裁诗步竹轩, 有时凝思过朝昏。**
这句诗说明诗人经常在竹轩中构思和写作诗歌。竹轩可能指的是他写作时的特定地点,这里不仅代表了诗人创作的环境,也象征着内心深处的宁静与专注。诗人有时沉浸在深思之中,从清晨一直思考到黄昏,表现了他创作时的全情投入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2. **篇成敢道怀金璞, 吟苦唯应似岭猿。**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过程的个人感受。"篇成敢道怀金璞"暗示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他在完成一首作品时,敢于表达心中的所思所想,犹如金子一般珍贵。"吟苦唯应似岭猿"则描述了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与孤独,就如同山岭之中的猿猴在孤独中吟唱,这里将诗人与山猿并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创作时的孤独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3. **迷兴每惭花月夕, 寄愁长在别离魂。**
"迷兴每惭花月夕"意思是诗人常常在美好的花月之夜迷失于创作之中,感到惭愧的是这样的美好时光不能与好友共享,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稍纵即逝的感慨以及对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渴望。"寄愁长在别离魂"则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分别的哀愁,这份愁绪长久地萦绕在离别的灵魂中,暗示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哀伤。

4. **凭君把卷侵寒烛, 丽句时传画戟门。**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于友人的邀请和期待,"凭君把卷侵寒烛"意为希望友人能借着寒烛的光亮翻阅书籍,或许是为了共同交流诗歌创作的心得,也可能是邀请友人共度夜晚。"丽句时传画戟门"则描绘了友人分享美好诗句的情景,通过这些美丽而富有诗意的句子,友谊和艺术的火花得以传递,让两个世界相通,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艺术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创作过程、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艺术追求的描述,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后池泛舟送王十秀才》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这首《后池泛舟送王十秀才》充满了对友情的深切描绘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杜牧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好友王十秀才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让人感受到诗人与好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

2.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杜牧善于将自然景观与情感融合,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营造出诗画般的意境。如“多为裁诗步竹轩”,既表现出诗人创作时的专注与勤奋,也隐含着竹林中的清幽之感。

3.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迷兴每惭花月夕,寄愁长在别离魂”两句中,诗人将情感寄托于花月美景和离别时刻,通过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景象,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与别离之愁,展现了诗人情感的细腻和丰富。

4. **语言典雅,用典贴切**:杜牧在诗中使用了一些典雅的词汇,如“金璞”、“丽句”、“画戟门”,既展现了古典文化的韵味,也使诗歌的语言更为凝练和富有诗意。同时,诗中也巧妙地运用了“岭猿”、“花月”等自然意象,使情感的表达更为生动。

5. **结尾温暖,充满期待**:通过“凭君把卷侵寒烛,丽句时传画戟门”这样的结尾,杜牧不仅表达了对好友的深厚情谊,也寄寓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这一部分温馨而充满希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巧妙的构思和语言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好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是一首富有情感与艺术价值的作品。

杜牧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