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ù qǐn
不寝
lú dí huā duō chù chù fēi dú píng xū kǎn yǔ wēi wēi |
芦荻花多触处飞 独凭虚槛雨微微 |
hán lín yè luò niǎo cháo chū gǔ dù fēng gāo yú tǐng xī |
寒林叶落鸟巢出 古渡风高渔艇稀 |
yún bào sì shān zhōng rì zài cǎo huāng sān jìng jǐ shí guī |
云抱四山终日在 草荒三径几时归 |
jiāng chéng xiàng wǎn xī liú jí wú xiàn xiāng xīn wén dǎo yī |
江城向晚西流急 无限乡心闻捣衣 |
《不寝》古诗词释义:
杜牧的《不寝》是一首描述夜晚思乡情绪的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郁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下是逐段解释:
### 1. 芦荻花多触处飞, 独凭虚槛雨微微,
- **芦荻花多触处飞:** 芦苇与荻草的花絮在风中四处飘飞,画面给人一种轻盈而空灵的感觉。
- **独凭虚槛雨微微:** 描述诗人独自站立在空旷的栏杆旁,细雨轻轻洒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 2. 寒林叶落鸟巢出, 古渡风高渔艇稀,
- **寒林叶落鸟巢出:** 在寒风中,树叶纷纷落下,裸露出了鸟巢,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界的肃杀。
- **古渡风高渔艇稀:** 临水的渡口在高风的吹拂下,稀疏的渔船漂浮在水面,增添了孤独与寂静感。
### 3. 云抱四山终日在, 草荒三径几时归,
- **云抱四山终日在:** 描述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云雾仿佛抱着四面的山峦,日复一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恒常。
- **草荒三径几时归:** 荒草遮盖的小路,让人不禁思考何时能回到那个充满温暖与熟悉的故乡。
### 4. 江城向晚西流急, 无限乡心闻捣衣,
- **江城向晚西流急:** 指向黄昏时分,江城的河流水急流向前,仿佛是时间的快速流逝。
- **无限乡心闻捣衣:** 听到远处传来捣衣声,这种声音在古代常与思乡之情相联系,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无限思念。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将诗人的孤独、思念与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形成一种独特的意境,让读者在阅读时能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不寝》古诗词赏析:
杜牧的《不寝》是一首描绘了深秋夜色中的一幅幅宁静而又略带悲凉的景象,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展现出作者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首联:“芦荻花多触处飞, 独凭虚槛雨微微”**。这一句描绘了深秋夜晚的景象,芦苇的花在微雨中轻轻飘飞,芦苇随风摇曳,给人一种淡淡的忧愁之感。杜牧独处轩窗,倚靠着虚栏,细雨在夜晚悄然落下,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孤独的画面,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彷徨。
2. **颔联:“寒林叶落鸟巢出, 古渡风高渔艇稀”**。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进一步描绘了季节更迭中的宁静美。寒林之中,落叶飘零,鸟巢显露,而古渡之上,高风拂过,只有稀少的渔艇停泊,没有了往日的热闹。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种空灵而略带凄凉的秋景,暗示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世变迁的感慨。
3. **颈联:“云抱四山终日在, 草荒三径几时归”**。这联诗句进一步深挖了作者的情感。四面的山被云雾环绕,始终在视线中浮现,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不变。而三径荒草,暗示了回归家园的希望渺茫,表达出作者对故乡和归宿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与无奈。
4. **尾联:“江城向晚西流急, 无限乡心闻捣衣”**。最后一联以江城黄昏、急流为背景,江城向晚的景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急流则暗示了人生的急促与不可逆转。在这样的背景下,听到远处传来的捣衣声,那种悠长而孤独的声音,触动了作者无限的思乡之情,引发了对家的深切怀念,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生活常态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综上所述,杜牧的《不寝》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哀愁,更深入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迷茫、思念与对归宿的渴望。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杜牧诗歌中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