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jīn líng

金陵

作者:杜牧 
yuè bīng qū qǐ luó     yuè nǚ chàng wú gē
越兵驱绮罗   越女唱吴歌
gōng jìn huā shēng shǎo     tái huāng mí jì duō
宫烬花声少   台荒麋迹多
zhū yú chuí xiǎo lù     hàn dàn luò qiū bō
茱萸垂晓露   菡萏落秋波
wú qiǎn jūn wáng zuì     mǎn chéng pín cuì é
无遣君王醉   满城嚬翠蛾
xiāng jìng rào wú gōng     qiān fān luò zhào zhōng
香径绕吴宫   千帆落照中
hè míng shān kǔ yǔ     yú yuè shuǐ duō fēng
鹤鸣山苦雨   鱼跃水多风
chéng dài wǎn shā lǜ     chí biān qiū liǎo hóng
城带晚莎绿   池边秋蓼红
dāng nián guó mén wài     shuí xìn wǔ yuán zhōng
当年国门外   谁信伍员忠

《金陵》古诗词释义:

### 金陵

#### 第一段(首联):
"越兵驱绮罗, 越女唱吴歌,"
解释:越国的士兵驱赶着华丽的服饰,越地的女子唱着吴地的歌曲。这里的"绮罗"象征着奢华的衣物,"吴歌"是指吴地的民间音乐,两者都与地域文化紧密相关,此处描写的是越国征服吴国后,两国民众在文化上的交融。

#### 第二段(颈联):
"宫烬花声少, 台荒麋迹多,"
解释:昔日繁华的宫殿如今只剩灰烬,花朵的声响已不再有,台阁已荒废,麋鹿的足迹却多了起来。"宫烬"意味着宫殿的残破,"花声少"暗示了往日的繁华不再,"台荒"和"麋迹多"则表明这个地方经历了从热闹到荒凉的变迁。

#### 第三段(颔联):
"茱萸垂晓露, 菡萏落秋波,"
解释:茱萸在早晨的露水下垂挂,荷花则在秋风中凋谢。"茱萸垂晓露"描绘出早晨露水中茱萸枝头的清丽景象,"菡萏落秋波"则展示了荷花凋谢的凄美,与上文的荒凉形成对比,展现了一种静谧而衰败的美。

#### 第四段(尾联):
"无遣君王醉, 满城嚬翠蛾,"
解释:不要让君王沉迷于酒色,满城的女子都愁眉不展。这里的"君王"可能象征过去的统治者或权力中心,"醉"意味着沉迷和失序,"嚬翠蛾"描绘了女子愁眉苦脸的样子,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痛苦。

#### 第五段(颈联):
"香径绕吴宫, 千帆落照中,"
解释:围绕着吴国宫殿的道路香气四溢,在夕阳的余晖中,千帆竞渡。"香径绕吴宫"展示了吴国宫殿的繁华与美丽,而"千帆落照中"则描绘了夕阳下船只归来的情景,两者共同构成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相交织的画卷。

#### 第六段(尾联):
"鹤鸣山苦雨, 鱼跃水多风,"
解释:山中鹤鸣声伴随着苦雨,水面鱼跃却因为多风而动荡。"鹤鸣山苦雨"象征着自然环境的恶劣,"鱼跃水多风"则描绘出鱼儿在波涛中艰难游动的场景,两者共同反映了自然界的艰难与生命的力量。

#### 第七段(尾联):
"城带晚莎绿, 池边秋蓼红,"
解释:城墙旁的晚莎绿意盎然,池边的秋蓼则是一片火红。"晚莎绿"描绘出傍晚时分莎草的绿意,"秋蓼红"则展示了秋季蓼花的鲜艳,两者色彩对比鲜明,勾勒出一幅秋天的美景。

#### 第八段(尾联):
"当年国门外, 谁信伍员忠,"
解释:回想当年伍子胥在国门之外立下不屈不挠的忠义之举,而今又有谁能相信呢?"伍员忠"典指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他因受到冤屈而立志复仇,最终辅佐吴王成就霸业。此处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忠诚与执着精神的颂扬,同时也蕴含了对当前时局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描绘了金陵(南京)的历史变迁和自然景观,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人物忠诚与当前社会境遇的反思。

《金陵》古诗词赏析:

《金陵》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金陵(今南京)这一历史名城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宏大的历史叙事背景与深邃的情感基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历史感与文化寓意**:
- **首联**“越兵驱绮罗, 越女唱吴歌”,以越地兵、越女之歌开篇,反映了历史上的楚越之战,寓意深沉,暗示了金陵作为历史重镇所承载的战争与文化交融的历史。

2. **景物描写与情感映照**:
- **颔联**“宫烬花声少, 台荒麋迹多”,通过残宫、荒台、少花、多麋的景象,展现了金陵的衰败景象,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往日繁华不再的悲叹。

3. **自然之美的描绘**:
- **颈联**“茱萸垂晓露, 菰萏落秋波”,通过“露”“秋波”等自然景象,不仅描绘了金陵的自然美景,也暗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时光流逝的感觉。

4. **社会责任与警示**:
- **尾联**“无遣君王醉,满城嚬翠蛾”,表达了对当权者的警示,即不应该让君王因沉迷享乐而忽视国事,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5. **结构与语言特色**:
- 整首诗结构严谨,用词精炼,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自然美的细腻描绘,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情感的深度与广度。

综上所述,《金陵》不仅是一首对历史名城金陵的描绘,更是杜牧对于历史变迁、自然美、社会责任等多层面主题的深度探索与表达。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对自然美的细腻感悟,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

杜牧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