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ng guān lán rě
潼关兰若
zūn qián wàn lǐ chóu chǔ sāi yǔ huáng zhōu |
尊前万里愁 楚塞与皇州 |
yún shí xiāo xiāng yǔ fēng zhī hù dù qiū |
云识潇湘雨 风知鄠杜秋 |
cháo píng yóu yǐ zhào yuè shàng gèng dēng lóu |
潮平犹倚棹 月上更登楼 |
tā rì cāng làng shuǐ yú gē duì bái tóu |
他日沧浪水 渔歌对白头 |
《潼关兰若》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浑所作,标题为《潼关兰若》。这首诗以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为主,涉及的意象和意境丰富,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历史的深沉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下面逐段解释诗句的意思:
1. **尊前万里愁,楚塞与皇州** -"尊前"指酒席上,"万里愁"表达的是诗人深重的忧虑和愁绪,"楚塞"和"皇州"分别指代遥远的楚地和皇都长安,这一句描绘了诗人面对远方和大都市,内心涌动的忧愁。
2. **云识潇湘雨,风知鄠杜秋** -"云识"和"风知"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云和风似乎能够理解或感知远方的潇湘之地和鄠杜之地的雨和秋意,间接地抒发了诗人对这些地方的怀念和想象。
3. **潮平犹倚棹,月上更登楼** -"潮平"说明水位较高,"倚棹"则是指船靠岸后,诗人倚靠着船上的工具或物品,"月上更登楼"则描述了诗人月夜登楼,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寄托。
4. **他日沧浪水,渔歌对白头** -"他日"表示未来,"沧浪水"既可能指具体的河流,也可能象征着人生经历的风风雨雨,"渔歌对白头"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未来情景,可能是指垂暮之年,悠闲自得地在河畔钓鱼、唱着歌谣的景象,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抒情为主,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流淌,展现了诗人面对远方、历史和未来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宁静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
《潼关兰若》古诗词赏析:
许浑的《潼关兰若》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七言律诗,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与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系列特定的场景和情感,营造出一种既悠远又内敛的情感氛围。
首先,“尊前万里愁,楚塞与皇州”,诗人坐在宴席之前,心中泛起无尽的愁绪。这愁绪不仅源于离乡万里,更包含了对远方和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复杂社会现实的感慨。“楚塞”和“皇州”分别代表了遥远的故乡和繁华的都市,两者对比强烈,凸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漂泊之感和对归属感的渴望。
接着,“云识潇湘雨,风知鄠杜秋”这一联,用云和风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潇湘雨与鄠杜秋分别代表了江南的湿润与关中地区的秋意,云与风的感知仿佛在告诉诗人,无论是在故乡还是在异乡,时间与自然都在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而诗人的思绪也随之流淌。
“潮平犹倚棹,月上更登楼”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潮水虽已平息,诗人仍然倚靠在船边,静静地等待;月亮升起,他又踏上高楼,望向远方。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等待,也寓意着他对未来与未知的期待与探索。
最后,“他日沧浪水,渔歌对白头”,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憧憬。想象中的他日,与渔人共同唱着歌,面对着满头白发,这既是对生活平静与淡泊的向往,也是对人生终将归于平静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对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感知,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对人生境遇的沉思。许浑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深度,创作出了一首富有哲理与意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