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kè jiāng xíng
送客江行
wú sēng sòng jīng bà bài nà yǐ pú tuán |
吴僧诵经罢 败衲倚蒲团 |
zhōng yùn huā yóu liǎn lóu yīn yuè xiàng cán |
钟韵花犹敛 楼阴月向残 |
qíng shān kāi diàn xiǎng qiū shuǐ juàn lián hán |
晴山开殿响 秋水卷帘寒 |
dú hèn gū zhōu qù qiān tān fù wàn tān |
独恨孤舟去 千滩复万滩 |
《送客江行》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由许浑所作,内容描绘了送别之人的内心世界以及送别场景的细腻情感。下面是逐段解释:
1. **吴僧诵经罢, 败衲倚蒲团**:这段描绘了一个和尚在诵完经之后,穿着破旧的僧衣,倚靠着蒲团的景象。这里通过“吴僧”点出了和尚的籍贯或所在地区,增加了背景的地域色彩。这种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肃穆的氛围,与后面的自然景物形成对比。
2. **钟韵花犹敛, 楼阴月向残**: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禅寺内的情景,钟声悠扬,似乎还在空气中回响,而花朵似乎在静静地敛收其花瓣,这种景象给人一种时间缓慢、空间静谧的感觉。同时,将月色描述为“向残”,既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也烘托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3. **晴山开殿响, 秋水卷帘寒**:诗人把视线从寺内转向了自然界的景象。晴朗的山峦在寺庙的响声中显得更加清晰,秋水随着卷起的帘子,散发出寒意,这种描绘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也寓示了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
4. **独恨孤舟去, 千滩复万滩**:最后两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在送别的情境下,他独自一人面对着即将离去的客人,心中满是离别之恨。这艘孤舟将穿越千山万水,意味着别离后的相隔万里,充满了不确定性与离愁别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送别之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物交融的画面,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哲学思考。
《送客江行》古诗词赏析:
许浑的这首《送客江行》诗,以淡雅的语言、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边送别、僧人诵经的静谧画面,同时又暗含着一种淡淡的离愁与孤独感。下面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 题目与主题
题目“送客江行”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将离别的场景置于江边的行舟中,让主题更加聚焦和鲜明。诗中没有直接表达离别的悲伤,而是通过环境的渲染和情感的隐喻,将离别的不舍和孤独感传递给读者。
### 意象与场景
1. **吴僧诵经**:诗人首先描绘了一个僧人诵经的场景,通过“吴僧”这一特定身份,为整首诗注入了一种古朴和悠远的气息。诵经的场景宁静而庄重,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
2. **败衲倚蒲团**:通过“败衲”和“蒲团”这两个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僧人的日常修行生活,给人一种简朴而虔诚的感觉。这种简练的描述,透露出作者对僧人生活的理解和尊重。
3. **钟韵花犹敛**:这一句通过“钟韵”与“花犹敛”的对比,表现了清晨的宁静与自然界的静谧之美。钟声悠扬,仿佛触动了花朵,使其敛去花瓣,营造出一种静默而庄严的氛围。
4. **楼阴月向残**:傍晚时分的月亮挂在半空,暗示时光的流逝和别离的临近,这种淡淡的忧伤与离别的情绪紧密相连,让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5. **晴山开殿响**:晴朗的山脉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宁静,仿佛整个山林都在为即将远行的船只做准备,预示着即将开始的旅程。
6. **秋水卷帘寒**:秋天的江水冰冷,船只即将起航,窗户的帘子被卷起,准备面对未知的旅途。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象征着人物内心的波动与决心。
### 情感与结构
全诗通过一系列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对离别情绪的细腻刻画,没有直接的言语表达,而是通过环境的烘托和情感的暗示,让读者在感受诗的自然之美时,也能够体会到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淡淡的哀愁。最后,“独恨孤舟去,千滩复万滩”一句,直接点明了离别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深深忧虑和不舍之情。
整体上,这首诗结构清晰,语言简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送别场景的美与哀愁,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