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ú jīng fū shuǐ
途经敷水
chuí diào jīng jiāng yù bái tóu jiāng yú kān diào què xī yóu |
垂钓京江欲白头 江鱼堪钓却西游 |
liú líng tái xià dào huā wǎn hán xìn miào qián fēng yè qiū |
刘伶台下稻花晚 韩信庙前枫叶秋 |
huái yuè wèi míng xiān yǐ kǎn hǎi yún chū qǐ gèng wéi zhōu |
淮月未明先倚槛 海云初起更维舟 |
hé qiáo yǒu jiǔ wú rén zuì dú shàng gāo chéng wàng yǔ lóu |
河桥有酒无人醉 独上高城望庾楼 |
《途经敷水》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途经敷水》是唐代诗人许浑创作的一首游历途中所作的诗,其中蕴含了作者的感慨、对过往历史人物的缅怀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我们逐段解析诗的意境和意义:
1. **垂钓京江欲白头**:作者在江边垂钓,似乎是为了实现白头的愿望。这里不仅描绘了作者的悠闲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作者可能对官场或世事感到厌倦,渴望隐退的生活。
2. **江鱼堪钓却西游**:虽然江中鱼儿可以轻松钓到,但作者却选择了向西行走。这一句或许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或未来的某种向往,或者暗示了命运的不可预知和无奈。
3. **刘伶台下稻花晚**:在刘伶的台下,稻花已经成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丰收的喜悦。刘伶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这里通过提及刘伶,或许是在缅怀历史人物,或是借以表达对过往的追忆和怀念。
4. **韩信庙前枫叶秋**:在韩信庙前,枫叶在秋天的风中飘落。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这一句既是对韩信功绩的纪念,也暗含了历史人物虽伟绩赫赫,但终归尘土的感慨。
5. **淮月未明先倚槛**:淮河上的月亮还没有完全明亮,作者就先靠在栏杆上欣赏。这一句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隐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月亮未明或许象征着未知与期待。
6. **海云初起更维舟**:海上的云朵刚刚开始翻涌,作者选择在这样的景象中继续航行。这里可能表达了作者面对未知的勇敢与坚韧,或是对新旅程的期待。
7. **河桥有酒无人醉**:在河边的桥上,如果有酒摆在面前,却没有人在醉饮。这一句或许是在感叹旅途中的孤独,或是对人情世故的某种反思,同时也体现出作者虽孤独,但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
8. **独上高城望庾楼**:最后,作者独自登上高高的城楼,眺望远处的庾楼。这一行为既是对美景的向往,也是对某种目标或理想的追求。庾楼,作为一个具体的地点或象征,可能是作者心中的某个目标或愿景。
整首诗通过作者途经敷水时所见所感,展现了对自然、历史、人生等多重层面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精神境界。
《途经敷水》古诗词赏析:
许浑的这首《途经敷水》在古诗的长廊中独树一帜,以行旅途中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充满哲思与情感的画卷。从诗的标题“途经敷水”可以看出,诗人是在行旅过程中,通过敷水这一自然地理景观,触发出内心深处的思绪与感慨。下面,我将逐句解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和深层含义。
1. **首句“垂钓京江欲白头”**:此句以“垂钓”为引子,暗示了诗人或许年轻时也曾有过追求名利、渴望在官场中有所建树的志向,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许已经对世事有了更深的理解,内心逐渐平静,甚至渴望远离尘嚣,过一种宁静的生活。这里的“白头”不仅指头发的自然变化,也是诗人对岁月流逝、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渐远的感慨。
2. **“江鱼堪钓却西游”**:这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将诗人自己比作“江鱼”,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这里的“西游”可能象征着诗人对远离世俗、追寻内心宁静的渴望,却发现自己仍旧被生活所牵绊,难以实现。
3. **“刘伶台下稻花晚,韩信庙前枫叶秋”**:通过引用刘伶和韩信的典故,分别代表了放浪形骸和功成名就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刘伶台下的稻花晚,象征着一种超然世外的生活状态;韩信庙前的枫叶秋,则可能代表了对功业的回顾与反思。诗人在对比中表达了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深沉感慨。
4. **“淮月未明先倚槛,海云初起更维舟”**:这两句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的心境变化,淮月未明时倚靠栏杆,预示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期待;海云初起时,船更需稳稳地停泊,可能是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稳定生活的向往。这里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5. **“河桥有酒无人醉,独上高城望庾楼”**:最后两句写到,即使在河桥旁有酒可饮,却无人与诗人共享欢乐,他独自登上高城,望着远处的庾楼。这里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友情和陪伴的渴望。通过这种景象,诗人表达了在追求内心平静与远离世俗的同时,对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结的向往与失落。
综上所述,许浑的《途经敷水》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系列的象征与隐喻,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追求宁静与平静生活的同时,对友情、陪伴以及内心孤独的深刻感受。这首诗以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幅充满哲思的画面,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