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rén hè yáng pū shè zhì zhèng
和人贺杨仆射致政
xiū é pín cuì yǐ róu sāng yáo xiè chūn fēng bái miàn láng |
修蛾颦翠倚柔桑 遥谢春风白面郎 |
wǔ yè yǒu qíng suí mù yǔ bǎi nián wú jié dài qiū shuāng |
五夜有情随暮雨 百年无节待秋霜 |
zhòng xún xiù dài zhū téng hé gèng rèn luó qún bì cǎo zhǎng |
重寻绣带朱藤合 更认罗裙碧草长 |
hé chǔ yě huā hé chǔ shuǐ xià fēng liú chū yī qú xiāng |
何处野花何处水 下峰流出一渠香 |
《和人贺杨仆射致政》古诗词释义:
这首诗《和人贺杨仆射致政》是由唐代诗人许浑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主要祝贺杨仆射退休,通过描绘山水之美以及情感的深沉来象征人物的高尚品格和归隐生活的情趣。以下是逐句解释:
1. **修蛾颦翠倚柔桑,遥谢春风白面郎**:描述了一幅春日图景,修长的蛾眉轻蹙,翠绿的眼眸依偎在柔韧的桑树旁,遥向春风中的一位白面郎君表达谢意。这里的"修蛾"指的是修长的眉毛,"颦翠"则描绘了眼眸的颜色,"柔桑"代表了柔韧的桑树,"白面郎"可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人,也可能是杨仆射在诗人心中的形象。
2. **五夜有情随暮雨,百年无节待秋霜**:这一句用"五夜"与"百年"相对比,表达时间之长,既有深情的夜晚与暮雨相伴,也有岁月的无尽与秋霜的考验。"五夜"可能象征着短暂而深情的夜晚,"有情"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百年无节待秋霜"则表现了对时间的耐心等待,以及在岁月的考验中保持节操与品格的决心。
3. **重寻绣带朱藤合,更认罗裙碧草长**:此句描述了杨仆射归隐后,寻找旧日的绣带(可能象征着美好回忆或身份象征),与红藤(朱藤)重逢。"罗裙"可能是诗人的想象中的华美的衣物,"碧草长"则描绘了一片碧绿的草地,象征着生机与宁静。整句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寻找往日美好和宁静生活的愿望。
4. **何处野花何处水,下峰流出一渠香**:最后一句以山水自然景象作为收尾,描述了一片野花与流水的自然美景,"下峰"可能象征归隐之处的山脉,"一渠香"则比喻由山间流出的清泉所带的香气,象征了自然的清新与内在的美好,也暗示了杨仆射归隐生活的淡泊与高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美丽景象和情感的深沉表达,赞颂了杨仆射高尚的品格和归隐后的宁静生活,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和美好祝愿。
《和人贺杨仆射致政》古诗词赏析:
许浑的《和人贺杨仆射致政》是一首非常细腻、深情并富含意蕴的诗作,借以赞美致政官员杨仆射的高尚品质和德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首联:“修蛾颦翠倚柔桑, 遥谢春风白面郎。”
首联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山水图景,借以隐喻杨仆射的高洁形象。"修蛾颦翠"形容山川秀丽,绿意盎然,"柔桑"则象征生机与繁盛。而"遥谢春风白面郎"则是用比喻的手法赞美杨仆射如同春风拂面,既有温暖和煦,又带着清新脱俗的气息,如同一位温文尔雅的君子,得到了人们的衷心感谢和崇敬。
### 颔联:“五夜有情随暮雨, 百年无节待秋霜。”
颔联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进一步描绘杨仆射如同有着深厚情感的伴侣,与自然界的雨露晨昏相随,不离不弃,展现了他对事业的忠诚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百年无节待秋霜”则暗示了他始终保持高洁的品质,即便在人生的晚年,面对世事变迁和岁月的磨砺,仍然保持坚定的意志,不为俗世所动,象征着他高尚人格的永恒魅力。
### 颈联:“重寻绣带朱藤合, 更认罗裙碧草长。”
颈联用绣带与朱藤、罗裙与碧草的对比,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更象征着杨仆射人生的丰富与多彩。绣带朱藤象征着社会地位的显赫与荣耀,而罗裙碧草则寓意着生活中的平凡与恬静。这不仅展现了他对过去荣华的怀念,也体现了他对现在生活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
### 尾联:“何处野花何处水, 下峰流出一渠香。”
尾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美丽的自然景象,野花与流水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和谐与美好。"下峰流出一渠香"更是巧妙地将自然美景与内心的高洁品质相融合,喻指杨仆射即便身处自然之中,其人格的魅力依然能感染周围的环境,如同流水带香,给世界带来了温暖和芬芳。
### 总结
许浑的这首诗,不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赞美了杨仆射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非凡的品质,也表达了对致政官员在官场生涯中的敬意与赞美。全诗情感细腻,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对社会美好价值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