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sì hào miào
题四皓庙
lián fǔ gōng qīng bài hòu chén shǒu chí yōu zhào guà zhū lún |
莲府公卿拜后尘 手持优诏挂朱轮 |
cóng jūn mù xià sān qiān kè wén lǐ tíng zhōng qī shí rén |
从军幕下三千客 闻礼庭中七十人 |
jǐn zhàng lì cí tuī běi xiàng huà táng qīng lè yǎn nán lín |
锦帐丽词推北巷 画堂清乐掩南邻 |
qǐ tóng wáng xiè shān yīn huì kōng xù liú bēi zuì mù chūn |
岂同王谢山阴会 空叙流杯醉暮春 |
《题四皓庙》古诗词释义:
许浑的这首诗《题四皓庙》描绘了对四皓庙的景仰以及对历史上四皓(四位老者,曾辅佐刘邦的先贤)的赞颂。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崇高敬仰,以及对他们在政治、文学和音乐等方面的贡献的肯定。下面是对诗句的逐段解释:
1. **莲府公卿拜后尘,手持优诏挂朱轮**:这句诗用“莲府”作为典故,指的是清朝皇宫,象征权力与尊贵。这句诗描述了高官显贵们在四皓庙前下马致意的情景,手持着皇帝赐予的恩典诏书,可见他们对四皓的敬仰。其中“朱轮”是古代高等级官吏乘坐的车子,车轮涂成红色,象征官位尊贵。
2. **从军幕下三千客,闻礼庭中七十人**:此句描绘了四皓在军幕(临时军事指挥所)下的影响力和受到的尊敬。三千客可能象征在四皓周围众多追随者和顾问,而“七十人”则是通过“闻礼庭中”这一细节,强调了四皓在礼仪制度上的权威与影响,可见其在处理事务时的高雅与严谨。
3. **锦帐丽词推北巷,画堂清乐掩南邻**:这句诗通过“锦帐”和“丽词”赞美了四皓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这里的“北巷”和“南邻”分别代表了四皓作品的流传范围和影响力,暗示了其文学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覆盖了广泛的区域,以至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如画堂音乐)都无法掩盖其光芒。
4. **岂同王谢山阴会,空叙流杯醉暮春**:这句诗引用了王羲之和谢安在山阴的集会(即著名的兰亭集会),通过对比,表明四皓与历史上的其他文人雅集不同,他们所代表的影响和历史地位超越了单纯的聚会畅饮,而是在更为深远的文化和政治层面。同时,“空叙流杯醉暮春”可能暗含对其他聚会仅限于娱乐和及时行乐的评价,强调了四皓及其事迹的非凡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四皓庙及庙中人物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文化、礼仪、政治以及艺术成就的深刻理解与欣赏。
《题四皓庙》古诗词赏析:
许浑的《题四皓庙》是一首赞美四皓庙的诗,通过描绘庙宇的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古代历史人物,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化、历史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诗歌结构与语言特点
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七言律诗形式,每句七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联,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现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 题目背景
题目“题四皓庙”暗示了诗的主题是围绕四皓庙展开的,四皓庙纪念的是四位年高德劭的隐士,他们是汉初的名臣,以协助刘邦稳定局势而著称。诗中提到的“莲府公卿”和“王谢”等词语,都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增加了诗歌的文化深度。
### 诗句解析
1. **首联“莲府公卿拜后尘,手持优诏挂朱轮”**:这一句描绘了庙宇前有官员前来拜祭的场景,手持朝廷颁发的赏赐之物(优诏)和官车(朱轮),形象地展示了庙宇的重要性与威严,以及人们对古代圣贤的崇敬。
2. **颔联“从军幕下三千客,闻礼庭中七十人”**:这里通过对比的手法,一“三千客”与“七十人”相对,一方面描绘了四皓庙作为军事智囊团时的盛况,另一方面突出了其在礼仪制度中的核心地位,暗示了庙宇不仅是纪念之地,更是历史文化和礼仪传承的重要场所。
3. **颈联“锦帐丽词推北巷,画堂清乐掩南邻”**:这一联继续以对比手法,将四皓庙与周围环境相比较,暗示庙宇在艺术和文化上的高雅与卓越,如锦帐华美,丽词动人,清乐悦耳,将四皓庙与繁华热闹的都市生活相对比,突出了其宁静高洁的氛围。
4. **尾联“岂同王谢山阴会,空叙流杯醉暮春”**:这一句通过引用“王谢”(东晋时期两个豪门望族)的聚会,对比四皓庙的聚会,似乎更注重精神的追求而非物质的享受。通过“空叙流杯醉暮春”,暗示了四皓庙的聚会虽没有豪饮之乐,却有更为深沉、高远的内涵,与世俗的聚会形成鲜明对比。
### 总结
许浑的《题四皓庙》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四皓庙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庄严与辉煌,还深刻地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智慧与品德的崇敬,以及对精神生活超越物质追求的赞美。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四皓庙的生动描绘,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和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