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体字 完整注音版
fǎng bié wéi yǐn jū bù zhí

访别韦隐居不值

作者:许浑 
wǔ láo guān xià hù lóng qí     xié shuò wān hú mǎ shàng fēi
武牢关下护龙旗   挟槊弯弧马上飞
hàn yè wèi xīng wáng bà zài     qín jūn cái sàn lǔ lián guī
汉业未兴王霸在   秦军才散鲁连归
fén chuān dà zé mái jīn jiàn     miào zhěn zhǎng xī guà tiě yī
坟穿大泽埋金剑   庙枕长溪挂铁衣
yù diàn zhōng hún hé chǔ wèn     wěi huā fēng yè yǔ fēi fēi
欲奠忠魂何处问   苇花枫叶雨霏霏

《访别韦隐居不值》古诗词释义:

《访别韦隐居不值》是唐代诗人许浑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诗人对隐居者的探寻和未能相遇的遗憾,以及对过去历史中忠臣良将事迹的追忆。以下是对每句诗的逐段解释:

1. **武牢关下护龙旗,挟槊弯弧马上飞**:这句话描绘了武力与勇猛的形象。武牢关是古代的军事要塞,诗人形容此处曾有英勇将士手持长矛(槊)和弯弓,快速地在马上行动,展现出战斗时的激烈与勇猛。这可能象征着历史上的忠诚与英勇。

2. **汉业未兴王霸在,秦军才散鲁连归**:这里运用了汉高祖刘邦和战国时期的义士鲁仲连(鲁连)的故事。这句话意为在汉朝尚未完全建立之前,就已经存在着如同霸主般的权势和力量,秦朝的军队刚被击败,鲁仲连就已经回归,暗示着在动荡的时期,英雄豪杰能够迅速崛起和消失。这句话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英雄命运的感慨。

3. **坟穿大泽埋金剑,庙枕长溪挂铁衣**:这句描绘了忠臣良将的墓地,位于广阔的沼泽中,金剑被深埋,象征着他们的英勇被永远铭记。庙宇紧挨着长流的小溪,铁衣(可能指士兵的盔甲)被悬挂着,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凄凉而又庄严的感觉,既是对忠魂的哀悼,也是对英勇事迹的纪念。

4. **欲奠忠魂何处问,苇花枫叶雨霏霏**:这句话表达的是诗人在寻找忠臣的墓地时的困惑和无奈,问遍了周边,却找不到忠魂所在的位置。在这句中,作者借用了自然景物——随风飘落的苇花和枫叶,以及绵绵细雨,营造出一种悲凉和失落的氛围。诗人在访别之后,虽然未能见到韦隐居,但对忠臣之魂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对忠诚与英勇的颂扬,以及对未能实现的愿望的遗憾与思考。

《访别韦隐居不值》古诗词赏析:

《访别韦隐居不值》是许浑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描绘访韦隐居未遇的情景和韦隐居事迹的追忆,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景仰之情,同时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对忠诚精神的赞美。这首诗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1. 开头的描写营造氛围
诗的前两句“武牢关下护龙旗,挟槊弯弧马上飞”运用了典型的古典诗词手法,以武牢关、龙旗、挟槊弯弧等意象,勾勒出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和英雄豪迈的形象,暗示韦隐居曾是英勇的将领,保护国家安宁。通过“马上飞”的动态描写,展现了韦隐居的勇猛与迅捷,同时也为后文的历史转折埋下伏笔。

### 2. 中间两联的对比与转折
中间两联“汉业未兴王霸在,秦军才散鲁连归”与“坟穿大泽埋金剑,庙枕长溪挂铁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转折。前者提到了历史上的汉朝未建立之前,王霸并存的时代,以及鲁连(战国时期著名的义士,因在秦军围困赵国时拒绝归附而闻名)归隐的故事,隐含了韦隐居可能经历的国家动荡和个人抉择的背景。后者则具体描绘了韦隐居去世后的坟墓景象,其坟墓孤零零地立在大泽之中,与他曾经佩戴的金剑一同埋葬,庙宇则靠在长溪边,挂着铁衣,营造了一种既壮丽又悲凉的氛围,表达了对韦隐居忠诚与英勇的缅怀。

### 3. 结尾的抒情与感慨
“欲奠忠魂何处问,苇花枫叶雨霏霏”作为全诗的结尾,既是对韦隐居忠诚精神的最高赞美,也表达了对未能亲自访别韦隐居的遗憾和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切感慨。苇花与枫叶的自然景象,以及雨霏霏的动态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营造出一种悲凉而肃穆的氛围,让人在对历史的追忆中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 总结
《访别韦隐居不值》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不仅描绘了韦隐居的一生以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更表达了对忠诚、英勇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这首诗在欣赏时,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命运的微小与复杂,同时也激发出对道德与理想追求的思考。

许浑

Copyright © 2023-2023 www.jsxiez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极速写作网。

极速写作网是一个提供作文、网络小说、自媒体、写作素材经验攻略的专业网站。